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

ID:858410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秋词(其一)》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秋词(其一)》《登高》课型新授课编号NO.9教学目标1.掌握刘禹锡、杜甫的简要文学常识。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验“景语”和“情语”,积累欣赏经验。2.体会诗人对秋的情感。集体备课案教师个性案第一课时:《秋词(其一)》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

2、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让我们再次领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二、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作为太子宾客被派往洛阳,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共创《忆江南》词牌。三、初读古诗1.听读古诗朗读录音:注意节奏、语气。2.教师范读古诗,说出整体感受。五言绝句,颂秋。3.学生自读古诗。四、诗文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

3、受作者的豪情壮志。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

5、主。第二课时:《登高》一、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有一位唐朝的老人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本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这位老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感悟——《登高》。(板书题目作者)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

6、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三、诗文分析问题1:学生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问

7、题2: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问题3: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

8、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