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

ID:8584762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_第1页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_第2页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_第3页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北师大版语文选修《九日齐山登高》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日齐山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理解诗歌内容。2.赏析诗歌,领会其独特的情感表现。3.掌握方法,提高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把握情感。2.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一】就学过的登高诗总结“登高”题材诗长表达的情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乡、思亲。杜甫《登高》——漂泊羁旅、孤弱病老、功业未就等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怀才不遇、人世无常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人生短暂、怀才不遇等【导入二】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2、,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登高诗,还学习过杜甫一首直接以登高为题的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登高诗《九日齐山登高》2.在自己阅读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你认为本诗是抒发一种旷达欢愉之情,还是抑郁苦闷之情?【明确】作者这次登高,表面上心绪坦荡,对自己怀才不遇似乎有点超然物外,其实内心并不超然。此诗八句,一开始面对秋景,兴致勃勃,接着感叹人生愁多乐少,继而惜乎光阴易逝,旷达中寓自勉,最后两句委婉抒发内心不平和感慨。“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3、”。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出生名门之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诗歌具有独特风格。刘熙载《艺概》把他的诗风和李商隐加

4、以比较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指明了两人的区别。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前人用"俊爽"二字来概括这一基本风貌(胡应麟《诗薮》),是比较中肯的。留下名诗很多:《过华清宫》、《江南春》、《泊秦淮》、《赤壁》、《山行》、《清明》。才华横溢、浪漫风流。——“唐朝楚留香”2.写作背景:杜牧晚唐诗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虽有报国之志,但不受重用,只能外出为官。当

5、时代的衰颓和自身的怀才不遇使他感到无可奈何时,他也常常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希望有一种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在做州官时,喜欢与友人游山玩水,因此登临咏怀之作的笔下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张祜,杜牧的朋友,较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终不见用,流浪各地。这次张祜从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他们都是失路之人,惺惺相惜。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

6、终不佳的深刻原因。三、朗诵诗歌,体会情感及题解1.个别学生朗读。2.全班自由朗读,体会诗歌情感3.题解:慧眼知多少?时间——九日地点——齐山事件——登高五、走进文本1.整体览之,既登高,所见何物?【明确】江涵秋影、雁南飞、翠微、菊花、落晖2.下面让我们来着重欣赏第一幅美景——江涵秋影雁初飞①我们从这七个字中可以看出这幅美景具有什么特点?【明确】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青山掩映下的江水,清澈透明,天空中朵朵白云,一排大雁倒映在碧波之中,正在振翅往南飞。此时的江水显得更加清澄肃静。山水一色,浑然一体。②而在这句诗中,有一个“涵”字用得比较好,你知道好在何处吗

7、?【明确】“涵”:包容(还望海涵)之意,也有理解为浸润之义。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大江像人一样张开双臂,包容万物,有着宽广的胸怀,一个“涵”字把江水给写活了。无论鸿雁飞往何处,倩影皆倒映碧波之中,此乃“任尔东南西北飞,只是江心一点影”表现江水辽阔,胸襟广大。A.大江:包容开阔“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描绘秋景,不再是迎面远眺,而是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B.江水:清澄肃静“涵”字也把诗人站在高处俯视江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再加上大雁从中飞过,从

8、而使人与水都具有了动态之美,周围环境静谧万分,动静结合,浑然一体。C.环境:动静一体③面对如此的美景,可谓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