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

ID:8586723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2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_第1页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_第2页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_第3页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_第4页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春苏科版七下第10章《水中的生物》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水中的生物第一节水中的动物主备教师:刘琦一、课时分析:水中的动物共分为三课时,本堂课为第一课时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了解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2.掌握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3.掌握鱼的身体结构及结构功能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2.能够通过观察思考活动,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思维水平3.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性实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养成保护水生动物资源的意识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3.通过探究性实验,能够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呼吸方式和鱼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学习难点:通过探究

2、“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分小组进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探究、总结、讲解等相结合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预习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2.预习新知:(1)水中的动物(2)鱼的特征3.方法指导:通过网络、媒体报刊等途径收集等相关的知识,课上进行表达和交流。(二)复习提问,温故知新提问:1.家兔的结构和功能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三)导入新课引入课题:前面的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地面上的生物,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潜入地下,进入水中,一起探究水生动物的神秘世界!首先,我们请大家说一说,你们认识哪些水生动物呢?学生举手进行

3、回答,并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教师稍加点评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水中的生物,播放海底水生动物的视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水中的动物呢?学生回答:有……有……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式各样的水中动物进行分类。启发学生思考形态各异的水中动物在水中是如何进行生活的呢?将盛有活鱼的玻璃缸分发给学生各个小组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鱼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头、躯干、尾2.鱼的外形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教师回答:鱼的外形成流线形,有利于减少阻力。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胸鳍、腹鳍和尾鳍,还有各种鳍协调作用。3.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教师讲解:不

4、能,因为各种鳍往往同时运动,仅靠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很难分辨出各种鳍分别起什么作用。完成探究“鱼的结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鱼在水中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组,按照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验证猜想,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巡视,及时给与学生帮助。积极总结鱼的主要特征:鱼的外形为流线型,减少阻力鱼的结构分为头、躯干、尾鱼的运动器官:鳍,鳍与运动有关鱼的呼吸器官:鳃创设问题情境:不会游泳的人掉入水中会淹死而鱼儿不会,为什么呢?学生:鱼儿可以在水中呼吸,但是人不能。教师:那鱼又是靠什么进行呼吸的呢?鳃。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明确观察目标:鱼是用

5、鳃进行呼吸的,我们一起看一看鳃的结构。指导学生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教师讲解:鱼鳃鲜红,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多片鳃组成的鳃丝既多又细。用毛笔打比方,好比是鳃丝,让学生观察毛笔在水中的舒展状况和离开水后毛笔粘贴在一起的现象。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当鱼儿离开水的时候,鳃丝则互相粘接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儿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问题:1.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会

6、有什么变化?2.讨论后交流汇报教师讲解:在水流经过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学们,你们经常接触的鱼有什么呢,鱼类又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畅所欲言。教师引导:鱼有食用、观赏等方面的价值,鱼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要树立保护鱼类资源的意识。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出总结。(五)知识延伸,复习巩固适当介绍转基因金鱼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子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和前景。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联系。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比较

7、得当,通过师生良好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较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观点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七、板书设计第一节水中的动物一、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三、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