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

ID:8587178

大小:2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2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_第1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_第2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_第3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_第4页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3专题《想北平》word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想北平》兼及《乡土情结》课堂教学设计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俞建望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通过文本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内容,理解老舍为什么爱北平的原因,懂得作者构思的文本写作的意图。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解读语言来指导文本阅读的能力,懂得老舍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写出爱北平的原因。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从老舍爱北平炽热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理解这种“大爱无言”的深沉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解读语言来指导文本阅读的能力,懂得老舍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写出爱北平的原因。教学难点:从老舍爱北平炽热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理解这种“大爱无言”的深沉情感。教学方法和学法

2、指导:通过文本中的赏析注释来指导理解文本,教师不时地让学生懂得赏析在文本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的抒发上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时时应该注意这种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郁达夫曾经在一篇散文《还乡后记》中写道:“比在家庭的怀抱里觉得更好的地方,是什么地方?”象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没有的,法国的这一句古歌,实在是把人情世态道尽了。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故乡是他的出生之地,“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老舍在北平的这片土地之上,不住地写作、劳动、生活,因此他才会对北平念念不忘,才会发出那对北平无

3、尽的思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散文《想北平》。(教师板书课题与作者)2、介绍作者老舍出示幻灯:老舍(1899-1966):1899年2月3日出生,1966年8月24日去世。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龙须沟》、《茶馆》,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4、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二、整体感知文本,摸清文本结构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并初步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继而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文本的结构:第一部分:(1——3)写自己对北平难于言说的热爱与思念。第二部分:(4——7)写北平的特点:(4)、写北平“动中有静”的特点。(5)、写北平“在人为中显自然”的特点。(6)、写北平“花多菜多果多”的特点。(7)、写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第三部分:(8)直接抒发对北平的想念的感情。三、分析文本,体会感情(一)、分析文章一到三自然段1、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三

5、段,并让同学们思考:这三段总体上都写了老舍想北平,那么他怎样把想北平的情感抒发出来的呢?第一段中说:既说对北平的熟悉,又说知道的还是九牛一毛,北平如此之博大,使得老舍对之怀有特别的情感。2、这里出现了以北平作背景写小说一语,同学们知道他有哪些小说是以北平为背景的呢?教师明确: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月牙儿》、《老张的哲学》;话剧《龙须沟》、《茶馆》。(1)、文章第二段中开头“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来。”体会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来言说这种情感的?教师明确:这实际上是一种“大爱无言”的情感,之所以太爱以致一时用言语无法说出和

6、表达。作者为了表达清楚这种爱,是通过和爱母亲进行类比。母爱亲切温暖,体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时刻能感受到,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样的类比通俗易懂,通俗质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老舍爱母亲是出了名的,他将爱北平比作爱母亲,可见他对北平的爱是那么的深切,这爱的力量非常人能比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我与北京已经整个儿融为一体,对北平的爱朴素而真诚,深沉而热烈。(2)、在第三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爱的?明确:a:成为诗人,来直接抒发大爱。(因为只有诗人是最会表达情感的,也只有诗人才能把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用到

7、一个典故:杜鹃啼爱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