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上第6课《叮铃铃》word教案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上第6课《叮铃铃》word教案

ID:8587570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上第6课《叮铃铃》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上第6课《叮铃铃》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上第6课《叮铃铃》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叮铃铃》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风格特征。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教具:电子琴、课件、碰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仔细观察这幅山水画,看看少了什么?2、学生总结:有山坡青草、羊儿、牧羊童、蓝天绿水,但少了层层叠叠的白云。二、寓教于乐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1)初听音乐感受音

2、乐旋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2)边听音乐边哼唱2、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云深处飘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感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①聆听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提醒装饰音的演唱②学生跟琴唱一次:“能唱吗?来试试。”③聆听老师范唱高声部歌词:“你们的节奏唱得很准确。现在想不想听我唱一唱高声部的

3、歌词呢,你们看着歌词,心里跟着我唱。”④学生唱高声部歌词:“谢谢孩子们热情的掌声!我相信你们会唱得更好,来试试。”(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①师生合作:“你们的歌声太美了,我也想唱。现在我邀请三个孩子和我一起唱,谁愿意来表演?”(请三个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②跟琴唱旋律③学生跟琴试唱歌词:(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6)学习齐唱部分:①聆听齐唱部分:师生合作(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担任合唱部分②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音乐记号,说一说名称③老师顺势讲解歌曲风格:前倚音、#5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④跟

4、老师一起唱曲调:注意前倚音、#5的音准⑤学生跟琴唱曲调⑥学生填词歌唱三、创造表现(1)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四、完美结课“在这动听的歌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快乐,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教学反思1、在五(1)班上这首歌曲,我大胆地改变教学方法,根据这首歌曲表情记号十分丰富的特点,在聆听三遍歌曲后,我请学生寻找音乐记号的方法,并通过音乐记号

5、所传达的情感本意来进行分析、教唱这首歌曲。当然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让学生知道,是音乐创作者要传达特定的音乐情感才用上这些音乐记号,而不是本末倒置。当我要求学生找音乐记号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十分欣慰,很多学生都找出了升号“#”、倚音、下滑音、渐强渐弱、圆滑线等记号。我以组为单位,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找到的音乐记号。根据预设,我先从升号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前四个乐句。通过对比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湖南民歌特色的“啰”的演唱。再引导学生演唱带下滑音、倚音的牧童赶羊乐句,体验牧童边赶着羊儿边唱歌欢快的心情。在五(1)

6、班教过一次后,在五(2)班用相同思路教学,效果还比较好,范唱几遍自己唱,显得有些累。2、学生在学习歌曲第二段时将“哗哗”唱成了“嘎嘎”,并直接将这个段歌词唱成了“赶鸭”。因学生唱此热情高涨,我便顺势将“赶鸭”歌拉出来作为由学生创编的第三段歌词,学生演唱十分兴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