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

ID:8588709

大小:1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2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_第1页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_第2页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_第3页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_第4页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粤教版选修(3-5)1.2《动量 动量守恒》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动量动量守恒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2.理解冲量与动量的矢量性,知道动量的变化也是矢量会正确计算一维的动量变化3.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4.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展的深远意义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实践与探究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

2、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表达式、适用范围和守恒条件【知识要点】一.动量和冲量1.动量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2.冲量按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⑴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⑵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⑶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计算恒力

3、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⑷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二、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⑴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⑵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⑶系统在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⑷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除了,即p1+p2=p1/+p2/外,还有:Δp1+Δp2

4、=0,Δp1=-Δp2和4.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相反,每当在实验中观察到似乎是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时,物理学家们就会提出新的假设来补救,最后总是以有新的发现而胜利告终。例如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时,按动量守恒,反冲核应该沿电子的反方向运动。但云室照片显示,两者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为解释这一反常现象,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由于中微子既不带电又

5、几乎无质量,在实验中极难测量,直到1956年人们才首次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2000年高考综合题23②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设计的)。又如人们发现,两个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下动量似乎也是不守恒的。这时物理学家把动量的概念推广到了电磁场,把电磁场的动量也考虑进去,总动量就又守恒了。mH【典型例题】例1.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解:力的作用时间都是,力的大小依次是mg、mgcosα和mgsinα,所以它们的冲量依次是: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例2.

6、(子弹射木块题型)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固体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中上层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中下层子弹刚好能嵌入,那么()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B.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C.子弹嵌入上层时对滑块做功多D.子弹嵌入上层时滑块所受冲量大解:设固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由于两次射入的相互作用对象没有变化,子弹均是留在固体中,因此,固体的末速度是一样的,而子弹对滑块做的功等于滑块的动能变化,对滑块的冲量等于滑块的动量的变化,因此A、B选项是正确的。规律总结: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是应该从动量

7、的变化角度去思考,其实,不管是从哪个地方射入,相互作用的系统没有变化,因此,动量和机械能的变化也就没有变化。例3.(碰撞中过程的分析)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A和B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B与轻质弹簧相连。设B静止,A以某一初速度向B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ABA.A的初动能B.A的初动能的1/2C.A的初动能的1/3D.A的初动能的1/4解: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将两个物体作用的过程细化。具体分析如右图,开始A物体向B运动,如右上图;接着,A与弹簧接触,稍有作用,弹簧即有形

8、变,分别对A、B物体产生如右中图的作用力,对A的作用力的效果就是产生一个使A减速的加速度,对B的作用力的效果则是产生一个使B加速的加速度。如此,A在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