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word导学案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word导学案

ID:8592257

大小:50.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02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word导学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离骚》导学一、学习目标:1.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及艺术手法;2.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美政理想。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美政”的政治理想,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国富兵强。战国时代,连年混战。屈原为楚国左徒,忧心百姓苦难。屈原立志报国,劝怀王任贤用能,深得怀王信任。怀王11年,屈原外交成功,六国联盟抗秦,怀王为盟主。楚国以公子子兰

2、为首的贵族,嫉恨屈原,进谗言,怀王疏远屈原。张仪乘机向秦王献计,离间齐楚两国,六国联盟自解。张仪使楚,将价值连城的白璧献予怀王宠姬郑袖。张仪许以六百里土地,劝怀王绝齐联秦。屈原痛斥奸臣滑使,力劝怀王持守盟约。盟约既毁,张仪赖账,说所许土地为六里。怀王大怒,率兵十万,进攻秦国。秦王改变攻齐计划,约齐国两路攻楚,连下楚城屈原上言,子兰靳尚等罗织罪名,屈原被革职放逐。屈原走了。从怀王27年起,秦连年对楚国用兵。楚国事日颓。秦王来信,约怀王到秦的武关商谈盟约。怀王被囚咸阳,于顷襄王3年病死。骨架运回楚国。屈原进言顷襄王,力主联络诸国,共同抗秦。顷襄王革去屈原三闾大夫之

3、职,派人押送,流放江南,永不北返。屈原遭遇国家忧患,苦痛愤怨,写下《离骚》。屈原抱了块楚国的石块,纵身跳下汨罗江。百姓爱戴屈原,每年5月初5,摇着龙船,拜祭屈原。屈原是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的主要作品25篇,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含《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含:《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和《远游》《卜居》《渔父》,据《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

4、魂》。2.了解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歌体,描写楚地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人把“楚辞”称为“骚体诗”。《楚辞》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屈原的《离骚》,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何谓“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罹忧”。王逸《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人据楚《劳商》曲,认为“劳商”与“离骚”系双声转音,“离骚”应为楚国古乐曲名。3.毛泽东评价屈原诗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

5、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4.名联欣赏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汨罗屈子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长沙岳麓屈子祠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近人集句吊屈原【注】呵壁:屈原放逐,入楚先王庙,见壁画天地山川神灵,呵而问之。5.香草美人与后世文学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

6、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王逸说:“女以喻臣。”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我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

7、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义。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追求。屈原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灵的伟大,然后我们才倍觉其美,他的追求、爱好无不打上美的烙印。自从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后,贬官士人追随者日众。贬官人士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贬官士人在政治上的孤危地位,使得他们在文学中或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或以花草自喻,

8、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如骆宾王的《在狱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