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

ID:8593017

大小:24.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秋浙美版美术四上第18课《青铜器》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铜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知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美。2.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3.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青铜器曾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的产物,是反映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体现。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青铜器的世界,透过青铜器古色斑斓的外表、繁多的造型、诡秘的花纹、奇异的铭文,看到的是一个时代青铜艺术的辉煌。通过接触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拓宽艺术视野。让学生在感悟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和铭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

2、价值的同时,领略祖先遗留下的青铜瑰宝的无穷魅力。青铜器年代久远,再加上其名称经常出现许多生僻字,让学生充满好奇。所以在教学设计方案一中,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挑战的内容“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青铜器之间的多次比较欣赏,加强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认识,感受青铜器所蕴藏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三、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铅画纸等作画工具。(教师)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1)课件展示。教师:鼎、蠱、鬲、

3、甎、瓿、簋、觯、爵、罪、觚、盍、卣……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古代青铜器的名称。青铜器的年代久远,再加上这些平时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字,不仅吓住了你们,其实也让许多大人敬而远之。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青铜器艺术馆里走一走,挑几件作品和大家欣赏,到时许多同学会觉得:哦,原来这些不过是古人那些精致、华丽的生活用品罢了!(2)出示课题。2.新课展开。(1)青铜器的概念,青铜器的作用。夏、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2)青铜器——鼎。教

4、师: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古人普遍崇敬神灵,希望能和他们沟通。祭祀是件不可马虎的事,因此有身份的人选择当时贵重的青铜器。①权利与地位的象征——鼎(出示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鼎,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古代的天子最尊贵,所以有他用九鼎,其他官员依次减少。鼎还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崇高的意义。老师介绍的这三鼎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哦!②国之重宝——后母戊鼎。

5、教师:它出现在3000多年前,是现存商代最重的青铜器。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到完整修复,后母戊鼎历经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非常巨大的熔炉。请同学先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它造型为长方形,深腹平底,有粗壮的圆柱足,鼎耳外有双虎食人头纹,鼎上有饕餮纹和虎嗜纹,造型厚重典雅,纹饰庄重。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根据这三字,结合此器物的规模,有人就认为: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铸造的鼎。你看,如果没

6、有这腹内壁的铭文,我们就不会知道这鼎的作用呢!③“一字千金”——“大克鼎”和“毛公鼎”(出示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你们知道成语“一字千金”吗?这个词用在“大克鼎”和“毛公鼎”上一点都不为过。(列表比较)鼎名      铭文数量      局      重      现藏博物馆毛公鼎      499字      53.8厘米      34.7千克      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克鼎      290字      93.1厘米      201千克      上海博物馆毛公鼎。请同学说说它的外形、

7、纹饰和色彩的特点。教师总结:毛公鼎比起后母戊鼎体积、重量小了许多,且装饰简朴。请同学想想,它为什么如此珍贵呢?教师解说:周朝以前,人们把铜称作金,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作为贵族权威的体现。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周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这些铭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共有499字。(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大克鼎。教师介绍外形、纹饰。大克鼎与毛公鼎一样,它的价值还在于腹部内壁上的290字的铭文。(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④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比较。教师总结:毛公鼎、大克鼎铭文文辞典

8、雅,字迹优美,笔道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相当有名!这些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铜铸的史书”!这样的“史书”还很多!如利簋。教师:这是已知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老师觉得它很像现在的奖杯,说不定奖杯设计灵感就来自这些簋呢!这件器物是武王伐商牧野之战的实物证明。它的器物底部也有铭文32字。总结:这些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为金文瑰宝。正是有了这些记录历史的青铜器,今天的人们可以透过每一个f,去了解祖先的生活片段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