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八下《变废为宝因材施艺》word教案

人教版美术八下《变废为宝因材施艺》word教案

ID:8605902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美术八下《变废为宝因材施艺》word教案_第1页
人教版美术八下《变废为宝因材施艺》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八下《变废为宝因材施艺》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废为宝因材施艺作者:包实验二中张海霞<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中的第四课。是造型表现型课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装饰越来越关注,装饰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得名,利用其来装饰居室是首选。本课所学的装饰画是利用身边废旧材料来制作的,既能做到物以致用,又达到美观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根据废旧材料,巧妙运用材料的美感施展学生的创作技能,为美化你的居室环境做贡献,这一课题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也为学习第三单元(设计·应用)生活中丢弃材料做工艺品设下了伏笔。<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

2、点:(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的影响。能力目标:结合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的创作,掌握拼贴装饰画的表现技法。情感目标:通过废旧材料的利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收集到的废旧材料进行装饰画创作,掌握装饰画的表现技法。教学难点: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和色彩特点。<三>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应课前准备教具及交待学生课前自带材料。<四>本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启发式---引导法---

3、小组合作法”来教学。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由导入、讲授新课、动手创作、小结四个环节组成。(一)导入、1、创设情境,体验不同材料的独特美感多媒体展示不同材质的废旧材料,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请同学谈谈是否可用这些材料进行装饰自己的居室。如果是直接用这些材料进行装饰,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装饰画----变废为宝、因材施艺>>。2、趣味式导入新课利用大小形状不一得树叶变废为宝,因材施艺制作的动物来导入,体现出材料的发现,选择与利用。(二)讲授新课1、装饰画的介绍和欣赏范图根据学生

4、自已的想法和理解分析教师准备的装饰画、课本范图。评述材料的形状、肌理、色彩产生美感所在。是学生主体性表现和直观教学法运用的主要所在。学生大胆归纳、总结。师板书:装饰画的特点:自由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的构图;化繁杂为条理、化立体为平面的造型;强调主观情感表现的色彩。同时例举几件范画,说明其如何利用材料的美感以点、线、面构成画面。如:蛋壳是以点成面,芦苇杆以线成面等等。2、结合装饰画的构图、形象和色彩特点,着重从运用材料本身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介绍运用装饰画进行居室装饰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结合演示,从构图、形象和色彩的运用三个方面介绍装饰画的创作元素。

5、例如:选用蛋壳大小不一的点;长短不一、色彩不同的毛线;各式各样的笔蕊、芦苇杆、竹签、废作业纸撕碎等视觉特征;巧妙运用拼贴技法,搭配好对比强或谐调的色彩。4、师演示制作:结合一种或多种材料以拼贴方法,介绍制作拼贴装饰画的制作方法,用最简便的手法巧妙用料,点线面编排组合,注意前后层次,粘贴要干净平整。基本表现技法有:剪、切、撕、搓、并列、排序、重叠等。(三)动手创作请同学们以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收集到的废旧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注意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师讲述作业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创作

6、抽象画面效果,只要达到装饰画的效果就是一幅美的作品。要求学生要放开思路、不要拘泥于写实、具象。板书制作步骤:1构思:讨论主题、选材、确定制作方法。2铅笔起稿。3制作:可用多种方法。4把画面整理干净、调整主要细节、写好作品名称。(四)小结1、班级画展:组代表将完成的装饰画摆放在讲台上,以讲解的形式谈谈选用材料的美感所在及巧妙合理运用方面。2、师生共评作业的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3、教师进行美育小结:《变废为宝因材施艺》这课培养了大家的创作技巧,又使我们身边增添了小环保者,用你们的大胆设想美化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给自己的居室增添

7、更有趣的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课外多制作,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板书制作步骤:1构思:讨论主题、选材、确定制作方法。2铅笔起稿。3制作:可用多种方法。4把画面整理干净、调整主要细节、写好作品名称。通过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能了解制作要求,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本课时间的安排:导入3分钟、讲授新课17分钟、学生创作20分钟、小结5分钟,所安排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