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

ID:8609724

大小:9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_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_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_第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_第4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物理大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

2、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教学策略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3、。教学时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棉线、钩码、滑轮、铁架台。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视频:匀速上升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宇宙飞船、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思考:这些物体

4、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现实情况是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思考分析,物体有的做匀速直线运动,有的静止。在竖直方向上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30分钟)(一)二力平衡上面的现象中潜水艇和飞船,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书本和电灯都处于静止状态。引导学生归纳

5、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思考:是不是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就一定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动状态呢?也就是说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呢?演示:用手拉着钩码加速往上提。引导学生思考:(1)钩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手往上提钩码时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2)这说明了钩码受到的两个力是平衡力吗?思考: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下面我们通过桌面上的小车进行探究。(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图1如图1,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放钩码。思考: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6、?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下面就让小车保持静止,看一看它受到的两个拉力应该满足什么关系?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提出问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3)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呢?(图1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实验时如何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学生归纳: 平衡状态:把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

7、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为二力平衡。  学生交流回答: 钩码受到重力和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因为钩码做加速运动,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重力和拉力不是平衡力。这说明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教师引导学生把探究中的问题思考清楚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简单地说,就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所以先来研究这种简单的问题。 应使学生认识物体

8、受两个力作用时并不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此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小车所受二力情况小车运动情况(静止与否)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5)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情况下小车不能保持静止?哪些情况下小车能保持静止,从而得出结论。(6)评估:可以向学生指出,小车在水平方向还会受到摩擦阻力,但实验中控制这个阻力很小,与拉力相比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