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

ID:8614329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重点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知识准备】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概况20世纪初,世界已经被列强______________,全球各国各地区被纳入_______________之中,成为_______________。2.表现(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阶段,政治发展不平衡。(2

2、)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对比发生变化。后起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如________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和超过__________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3)军事:为争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列强进行军备竞赛。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形成原因:欧洲列强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加剧的结果。(1)法德矛盾:法国在______________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失去__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2)英德矛盾:英国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3、_政策,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_________的过分强大以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的冲突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3)俄奥矛盾: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以“解放者”自居,向__________渗透。__________一直将巴尔干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①_______年,_________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质。②_______年,_________三国同盟正式建立。___________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2)三国协约:①_______年,______________缔结军事

4、协定,欧洲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②_______年和_________年_________分别与法、俄签订了协约。标志着___________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1.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__________的争夺_______________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秋,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的“巴尔干联盟”发动对__________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②第二次巴尔

5、干战争:1913年为争夺胜利果实,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交战;门的内罗哥、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也加入对保作战。保加利亚最后战败。2.概况:(1)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___________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引发新的危机。①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斯拉夫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他们要求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②_______________企图消灭塞尔维亚。③____________把塞尔维亚视为自己在巴尔干争霸的前哨阵地,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的争夺,使之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方,成为欧洲的_________。(2)萨拉热窝事件:_

6、____________________导火线奥匈帝国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临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这种蓄意挑衅行为,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决定刺杀斐迪南。_____年______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后,乘敞篷车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市政厅。车队返回时,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击了斐迪南夫妇,斐迪南夫妇当场毙命。_________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名词解释】1.帝国主义2.大陆均势政策3.萨拉热窝事件【阅读思考】材料一1870年,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1

7、.8%、23%、13.2%、10%;1913年,四国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别为14%、38%、16%、6%,美国由原来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从1891~1900年,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3.5%、4.8%、2.6%;1901~1914年,分别为1.4%、4.8%、1.8%、3.3%,美、德、法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比英国要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