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

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

ID:8615422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_第1页
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_第2页
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历史八下《转入战略进攻》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入战略进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基本情况。2、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基本情况,理解其重要意义。二、预习指导(相关内容在教材做好标注)1、阅读教材“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孟良崮之战”,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下表,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情况。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兵力情况200万人127万人装备情况拥有美国援助的大量新式武器基本上是在抗战中缴获的日伪军的武器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采取了怎样的对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2)在

2、国民党转为重点进攻后,战争的结果如何?(从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两方面总结)1、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2、进攻山东解放区:国民党七十四师被全歼,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有什么作用?P102、阅读“千里跃进大别山”,完成以下内容:(1)刘邓大军为什么向千里大别山跃进?P12(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有什么历史意义?P133、预习检测:(1)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目标是( D )①中原解放区②陕甘宁解放区③华东解放区④山东解放区

3、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陕甘宁解放区率领西北解放军运用“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的领导人是(C )A.邓小平、刘伯承B.彭德怀、粟裕C.彭德怀、贺龙D.邓小平、贺龙(3)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的整编74师的战役是( A )A.孟良崮战役B.青化砭战役C.羊马河战役D.蟠龙战役(4)孟良崮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 D )A.刘伯承B.贺龙C.叶剑英D.陈毅(5)阅读下列材料: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欠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毅

4、请回答:①这首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事件的名称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②此战役的胜利有什么意义?此次战役全歼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6)连线题:把下列人物与对应的事件连接在一起。A、转战陕北陈毅、粟裕B、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刘伯承、邓小平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指挥孟良崮之战彭德怀D、千里跃进大别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课堂探究,巩固提高1、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P121、地势2、作用2、在内战开

5、始的头八个月里,国民党军队损失70万人,它标志着(A)A、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B、国民党失去了唐山、秦皇岛等重要城市C、解放军已经进入全国性的战略反攻D、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遭受严重挫折3、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

6、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2)刘邓大军为什么选择向这一地区跃进?有什么意义?1问:P122问:P13(3)你能用一句军事常用语概括这一战略吗?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学习后记:延伸阅读:刘邓大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30日~7月28日,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进攻序幕。30日晚,刘邓野战军主力13万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随即发起鲁西南战役。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后,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企图逼近刘邓野战军主力于郓城、荷泽地区背水作战,力图挽回败局。由于当时还没

7、有完全粉碎敌军重点进攻,我军在数量和装备上远远逊于敌军,就实行战略转变,这是充分估计了影响战争各方面条件后采取的大胆决策。刘伯承、邓小平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创造了以15个旅的兵力歼国民党军4个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例,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国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历史性转折事件震惊中外。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美国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以目击者的

8、身份写道:“我阅历过多次战争,但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抢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它高明出色,倒不在这次行动本身,尽管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的,而主要在于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这一事上“堪称大师:他们善于抛弃不重要的方面,而紧紧抓住主要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