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ID:861859

大小:99.5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9-21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1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2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3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4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5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6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7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8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9页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_第10页
资源描述:

《青海东部干旱旱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学士毕业论文青海省东部干旱灾害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作者:乔存姐系别:地理系专业、年级:地理科学学号:20051111112指导教师(职称):唐仲霞论文起止时间:2009年3月~2009年5月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5月17日论文答辩时间:2009年5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制2009年·西宁目录摘要3引言51基本概况52旱灾产生的原因52.1降水与农业旱灾52.1.1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52.1.2降水变率大52.1.3降水高度集中62.2水资源分布不均与农业旱灾52.3植被少,坡度大52.4自然资源利用不

2、合理52.5水利工程自出薄弱,抗旱能力低52.6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复合53.旱灾的危害63.1旱灾对粮食产量的的影响63.2旱灾对作物生长的影响63.3旱灾对植被的影响64旱灾的预防措施74.1正确认识旱灾,树立水资源短缺意识74.2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涵养能力74.3开发动态水资源,增加降水量74.4不断加强生态与环境建设94.5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工程建设94.6加强旱灾研究,利用科技防灾减灾94.7引种抗旱品种,调节农作物种植结构94.8用地膜、秸秆或砾石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95.结论10参考文献11青海省东部干旱灾害成因分析及预

3、防对策乔存姐(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摘要:本文根椐青海省东部旱灾基本情况,从气候,植被,地形,人为因素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旱灾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预防和减轻该地区干旱发生的相关技术对策。关键词:旱灾成因危害预防措施引言: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较其他灾害遍及的范围广,历时长,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1]。青海省深居内陆腹地,暖湿气团不宜进入,导致降水量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再加上海拔高、地形复杂、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2]。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干旱是青海省气象

4、灾害中最为严重的灾害,尤其是尤其是东部浅山地区经常受到干旱威胁。因此,分析青海省东部旱灾的成因及其发生规律,加强抗旱减灾对策研究,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对增加该区国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基本概况青海省东部干旱灾害区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以及门源、贵德、尖扎、同仁4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农业耕地约620万亩,占全省耕地的73%,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72.5%。本区地处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

5、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为323.6毫米,总蒸发量为1644毫米。东部农业区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相对较多,但由于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地区降水的差异性,旱灾频频发生。具有关统计资料,青海省东部地区,干旱以春旱最为频繁,出现频率为35%-60%、其次是夏旱,出现频率为8%-45%、春夏连旱较少,发生频率为5%-25%。区内有“三年两头旱,五年一大旱,十年有九旱”之说。大旱之年农作物颗粒无收,一般年份减产也很普遍。2.旱灾产生的原因2.1降水与农业旱灾青海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灾大减产,小灾

6、减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再加上该区属于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所引起的降水量的缺少,降水变化率大和气温升高引起的蒸发量增大是农业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降水的多寡是决定干旱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水资源缺少的地区。衡量干旱的程度用干旱指标,干旱指标的确定大多用距平法,降水距平能够反应时段降水量相对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3]。实际上干旱就是缺水,当缺水持续一定历时时,会造成旱灾。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8%-80%,且变率为22%~69%。在西北以雨养生农业区,干旱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多少密切相关。2.1.1.降水量较少,

7、蒸发量较大河湟谷地年降水量为350~400mm,广大浅山地区降水量只有400~500mm,脑山地区为500~600mm以上,而蒸发量为1400~2060mm之间,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相差悬殊,水分供应不足。从数据可以看出,河湟谷地和浅山地区蒸发量平均是降水量的4.8倍,农业水分亏缺严重,干旱灾害频繁。特别是3月~5月降水量受季风及大气环流调整的影响,降水量少而不均,降水变率大,同时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因此春旱最为频繁。春旱成为影响粮食产量丰歉的重要因素之一。2.1.2降水变率大各地降水量很不稳定,月季差异大,降水变率为32~6

8、8%,都高于同期全国各地。(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南分别是21%,28%,22%,20%和16%)雨量忽多忽少,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对保证农业生产建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