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

ID:8624889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_第1页
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_第2页
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二下《出发》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出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听辨和感受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能分辨乐曲两个不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3.在教师指导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并能借助一定的手段表现音乐。教学重、难点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欣赏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伴奏,学生进行演唱。二、初步感受《出发》。1.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学生感受火车行进的律动。乐曲的引子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的情形。听,圆号吹响了坚定的引子,小号紧随其后。出发的号角吹响了,定

2、音鼓均匀的敲击,小鼓哗啦啦的倚音,弦乐奏出机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号等,都勾出一幅车轮转动、汽笛长鸣,火车由慢到快、缓缓离开车站的画面。2.完整聆听乐曲《出发》音频,初步感受音乐形象。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1)乐曲情绪是怎样的?(乐曲情绪是欢快的。)(2)你听到了什么?(乐曲中有火车出站的声音、火车拉汽笛的声音、火车前进的声音以及火车进站的声音。)师:同学们怎么听出来有火车出站和火车进站的声音呢?(火车出站时,有火车喷气的声音,而且音乐的速度是由慢渐快的;火车进站时,音乐的速度是由快渐慢的。)师: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这首乐曲就是表现火车出发、行进、

3、进站的,曲名就叫《出发》。3.教师简介乐曲背景。1949年10月,乐曲《出发》是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首交响套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套曲《冬日的篝火》一共由8段组成,分别是《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少先队员的聚会》《冬日的黄昏》《行军》《归来》。套曲表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冬天乘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三、分段欣赏。1.再次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请学生注意欣赏。(1)音乐模拟火车启动到行进的音响,速度是怎样的?(速度渐快。)(2)火车拉响汽笛的音响,是由什么乐器模拟的?(由小号模拟的。)(3)火车前进的律动,是由什

4、么乐器表现的?(弦乐器、定音鼓与小军鼓。)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1)跟着老师学唱主题A。教师出示主题A旋律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着老师用la模唱主题旋律。(2)欣赏主题A音频,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师:主题A是由木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很欢快。请同学们注意主题A的伴奏,由定音鼓和小军鼓击出的节奏,模拟了火车前进时,车轮与铁轨的“哐哐”声;弦乐器演奏的伴奏音型,描绘了火车在祖国大地上风驰电掣般飞驰的形象。我们再听一遍主题A。(3)再次欣赏主题A音频,学生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并边听音乐边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1)跟着老师学唱主题B。

5、教师出示主题B旋律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着老师用la模唱主题旋律。(2)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在聆听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②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联想?(仿佛少先队员们坐在宽敞的列车车厢里,看着车窗外美丽的景色,心情无比欢畅。)(3)再次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四、完整欣赏乐曲《出发》。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1)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A出现了三次,最后一次出现时稍有变化,主题B也出现了三次

6、。)(2)主题A和主题B出现时,分别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这个问题对二年级学生可能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可以由教师告诉学生。)(主题A前两次出现时,都是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主题B三次出现时,分别是由弦乐器与木琴、木管乐器、弦乐与钢片琴演奏的;主题A最后一次出现时,是由木琴主奏的。)五、表现音乐(《出发》表演欣赏)。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出发》,学生随音乐分别用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表现主题A,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教师提供几种打击乐器,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可教师设计节奏,也可请学生设计节奏,请学生自己选择乐器,教师提示乐器的音色特征。)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

7、课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管弦乐曲《出发》,它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表达了去游玩的小朋友们高兴的心情,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欣赏到他的其它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