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

ID:8628768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3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_第1页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_第2页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_第3页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_第4页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谭嗣同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谭嗣同 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谭嗣同热爱祖国敢于为革命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认识这一人物思想上的局限性。(二)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分析:全文共有四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谭嗣同奉召入京,参预新政,未满十日,便发生政变。第二部分(第2段),谭嗣同在政变发生前,努力设法挽救危局,终因袁世凯叛变而告失败。第三部分(第3段),谭嗣同在政变发生后的壮烈行动。第四部分(第4段),写谭嗣同就义的年龄、时间、地点与当时壮烈的场面。

2、(二)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价?分析: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文中并没有作很多正面的述说,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一斑。文章一开头就提到谭嗣同“奏对称旨”,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愿。原来光绪想“行其志”,即“欲行大改革”,却又因“畏西后”而“不敢”。就是说,这一“大改革”是“西后”一派反对的,光绪又无权。于是谭嗣同他们考虑该如何“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谭认为,“今日可以效我圣主者,惟在足下”,非袁世凯莫属。他“密奏”要光绪给袁世凯“以恩遇”,他“径造”袁寓“直诘”,最后竟至“相与言救上之条理

3、甚详”。这次维新,最终失败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次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次要求民权的运动,领导运动的知识分子,谭嗣同以及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这些所谓维新派,都是略略有些资本主义思想的士大夫。他们拥护皇帝,提倡君主立宪,主张抵御外侮,挽救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希望中国也走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这样的政治见解,这样的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是应予肯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维新运动之失败,乃由于“西后”一派的阴谋,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脱离群众,支持他们的社会力量非常脆弱,再加上他们眼光短浅

4、,政治经验不足,把变法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身上,又幻想同拥有军权的袁世凯合作,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来成就大事,而没有缜密的计划。另外,谭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是有一定见地的;当然,一待维新失败,便“惟待死期”,以流血“自嗣同始”则看法未免又有所偏。谭嗣同的政治见解,实际就是戊戌维新领导的见解,我们正确评价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正是正确评价戊戌维新的问题。(三)谭嗣同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很生动,性格跃然纸上,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试就本文分析。分析:谭嗣同刚“被征”时,“适大病”,待稍愈,竟“扶病入觐”,足见他是怀有

5、炽烈的爱国热情的。他“奏对称旨”,具有高超的政治见解;而且,30岁出头,就担任相当于“宰相之职”的“参加政事”,又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谭嗣同又毕竟是阅历浅、经历少,尤其在政治斗争方面的策略太欠缺。他一进京,就有人告诉他“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而到懋勤殿做事以后,他才知道“皇上之真无权”。一个“真”字说明他长期“不之信”的情况。进行政治斗争而不谙政治背景,无论如何是个失策。这就不能不导致以后斗争的失败。同袁世凯的交往是本文的重点。先是他认为袁世凯也是个“力主变法”的将领,“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继而

6、“径造”袁寓“直诘”,看似怀有十分把握,实则诘责方式太“直”、所诘内容太露,经不住老奸巨滑、装模作样的袁世凯的诓骗,他“直出密诏”,“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虽然他曾想用动听的美言奉承一番,“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天下健者,惟有足下”;想用耸听的危言反激一下,“首仆而杀仆”;还曾对袁世凯与荣禄之间的关系有过怀疑(既有怀疑,怎能不经调查而当面直言!),但都经不住袁及其幕府的三言两语便支吾过去。事败以后,谭仍在谋划“救皇上”,要以死“酬圣主”。他千方百计关心同志,帮助同志脱险。对自己,则是“惟待死期”,把一些事情安排得井

7、井有条,可说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但在捕者“不至”,且有人“苦劝”东游乃至“再四强之”之时,竟“不听”“不去”。由上分析可知,谭嗣同坦白直爽、老实迂阔、热爱祖国、关心同志、能够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迂”,也许可以借用《鲁迅书信集》第306页上“昧于中国社会情形”一句来解释,谭是昧于当时社会上的某些情形,老实、固执而又带书生气。此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谭的性格和受骗的过程着重通过对话作了具体交代,而其中袁世凯幕府一官员用荣禄耍手段的复杂过程说明袁、荣二人的关系的一段只有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谭嗣同自己视死如归和对同志

8、的关怀备至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谭的风格、精神。(四)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袁世凯的老奸巨滑、装模作样来?是怎样刻画的?分析:主要在袁、谭二人的对话。袁对帝一方表现得似乎感恩戴德,“旷代之圣主也”,“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十分忠诚,“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而且愿效全力,“竭死力以补救”,动听得很,一谈到如何为人、如何对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