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

ID:8641146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_第1页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_第2页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_第3页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_第4页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马钧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了解传主马钧的人生经历及主要成就,从中汲取精神力量。3.体会本文作为史外传的特点,学习传记洞察人物世界的独特方式与表达技巧。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明确:它叫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一种轮车式机械,又称“司南车”。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候的先驱车。                                                                       传说远古时期,黄帝在与蚩尤作战时遇到大雾,黄帝的部落虽然英勇善战,却也无法取胜。

2、为此,黄帝特意制造了一辆指南车,利用它来识别方向,终于打败了九黎部落,生擒了蚩尤,为统一华夏涤讪了基础。又传说3000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因未能见到实物,这个迷一直蒙盖了两千年,到三国时期才被解开。)      ★ 大家又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巧匠制造的呢?      (明确:我国指南车的发明,实在是极为久远的事情。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张衡造指南车的方法失传了。在曹魏时代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的“指南车”只不过是古人幻想出来的东西,马钧则不以为然。《三国志

3、·魏书·马钧传》记载,马钧受魏明帝之命,重新制造了指南车。它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始终保持指南。可惜的是马钧的指南车到西晋末年,又因变乱而失传。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重造指南车,内部机械均改以铜制,转弯抹角,车上的木人所指的方向始终是南。)★ 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机械设计的创造能力。 而马钧,在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才能当时就已闻名于天下,受到人民的钦佩。他的好友、文学家傅玄称赞他是'天下之名巧',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写道:'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这是对马钧的恰当评价,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马钧是古代机械制造专家

4、的杰出代表。★ 那么,马钧是怎样走上发明创造的道路的?他的一生中还有哪些创造发明?让我们跟随傅玄为马钧写的传记文章去寻找。(2)学习与研讨1.学习研讨文章 ①—③ 段:   ① 学生自读,正音释疑,积累词语: 名巧  博士 患  易  对  言  校  哂  白   ② 内容研讨:◆由文段介绍看,马钧性格、家境如何?世人知其巧和服其巧的各是什么发明?(明确: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早年生活贫困,因此使他受尽了生活的折磨,根本沒有太多的读书机会。后来虽然在魏国朝廷里担任一个小小的职务,但生活仍然很困难,大官们都瞧不起他。可是一向具有志气的马钧,认真学习,刻苦钻

5、研,所幸他的一双手非常灵巧,並且在工作中开拓了他的知识领域,使他学会了很多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对技术问题有自信心。由于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制造机械的经验,改革了许多旧工具,发明了许多新工具。人们都称他是“巧思绝世”的机械发明家。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对机械的研究是从改革织绫机开始的。并因此而出名,令世人知其巧。我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可那时所以生产效率还很低。织布机从西汉以來使用已二三百年之久,还在年轻的时候,马钧看到当时的织绫机十分笨重,操作既不方便,工作效率又很低

6、,织工辛辛苦苦,累得满身流汗,织一匹绫子需要几十天时间。因此,马钧决心把它加以改进:对织绫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经过日夜苦心钻研和反复试验,把60个控制经纬线的踏板,改成只要12个踏板的连动控制型织绫机。这里要解决的是合并同类动作的连动杆的脱离和吻合机械动作。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了。把几十综的绫机,一律改为12蹬,这就大大简化了织机构造和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使丝织效率提高了五、六倍。同时,新绫机织出的绫图案自然,花纹奇特,花型变化多端,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很受人们欢迎。这种高效的新式绫机传播到其他地区,被广泛采用。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

7、献,它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某础。 当时,在魏国作给事中官的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然而,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知道马钧的决心后,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马钧能造出指南车。一些官员甚至在魏明帝面前,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