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

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

ID:863290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_第1页
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_第2页
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人教版语文四下《大自然的启示》word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大自然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指导小组内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学会知识的共享,学会集体研究讨论,形成课堂、课下小组学习常规。二、教学重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四、辅导学生:C1五、辅导措施:课堂重点提问作业面批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

2、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警示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蝙蝠和雷达》让我们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一、专家小组超前学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1、完成基础训练及练习册的题,并明确答案。2、分析文本,思考课文的题目“大自然的启示”是指什么?3、专家小组对于课文中“大自

3、然的启示”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讨论。有问题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探讨。形成报告。4、明确专家小组的职责,学会超前学习。二、课上小组展示预习成果,专家小组评价指导1、专家小组对各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汇报,并评议出优秀预习小组。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本课有8个要求会认读的生字,大多数字形较为复杂,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殃、腐、翼、键、鲸”等是形声字;“殃、壤、鲸”的韵母要读后鼻音;“翼”可与“冀”比较,在读音、字形以及字意上注意区别开。根据字不离词的特点,可让学生读读记记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自主积累其他喜欢或感兴趣的词语。2、其他小组进行预习成果的展示,包

4、括基训及其他练习题中的基础知识。专家小组进行评价指导。(课前小组之间分好工:各小组选定课题汇报员、记录员、评价员等,对于小组的汇报展示专家小组要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要鼓励、指导小组之间的评价,对于优秀汇报组专家小组的记录员及时进行加星评价。)2、专家小组或老师对于重点知识进行集体讲授补充。指导学生对于重点基础知识要学会标注。3、小组集体讨论:大自然的启示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强调小组汇报常规,小组内充分发挥记录员、汇报员、组长的作用)二、重点品读、展示1、全班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说明大自然的启示的事?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

5、的老师》2.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引导学生概括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a.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b.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如,联系上下文、结合食物链图示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

6、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打扫”森林》中最后一段“吃、咬、钻、毁”四字调换位置后与原文对照来培养语感。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体会。c.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小组里交流(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配套练习38页“我能行”1、2、3题(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做配套练习37页“我会做”d.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可以随意破坏它们之间的平衡,否则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3.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

7、老师》这篇文章。a.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b.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c.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名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指导。出示填空: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科学家又从得到启示,改进了。现在,科学家还从得到启示,造出了引导学生做配套练习38页“我知道”d.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