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

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

ID:8634382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_第1页
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_第2页
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少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音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教案教学设计思路:《西南风情》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但是在有限的一两节课内,不可能把西南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讲得面面俱到,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重新整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如本节课我以歌唱教学为重点,又以西南的歌、舞、乐的欣赏为辅,多方位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能够用和谐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赶圩归来啊哩哩》。2、通过欣赏,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

2、民族音乐文化,并培养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歌曲的二声部合唱以及引导学生对歌曲做出不同的艺术处理。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一)欣赏舞蹈《雀之灵》录像片段(二)提问:你认识录像中的舞蹈家吗?她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的舞名是什么?哪个民族的?白族和傣族都位于咱们国家哪个方位?(三)导入课题《西南风情》二、欣赏:(一)简介侗族大歌。(略)(二)欣赏侗族大歌《五月蝉虫唱得好》(三)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响特点,探讨歌曲表现的内容。侗族的歌手们的声音高昂明亮,自然朴素;声部此

3、起彼伏,造成了一幅很热闹的景象(歌曲表达了夏日来临、蝉声争鸣的欢跃气氛。)三、歌曲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一)欣赏汤灿演唱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片段思考:1、歌词有何特点?(衬词啊哩哩,大量使用彝族特有的衬词“啊哩哩”,使得歌曲的民族特色更为鲜明而富有情趣。)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造成了怎样的效果?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十六分音符的多次运用使得歌曲节奏密集,富有弹性;旋律高低起伏形成对比,两者使得歌曲更为生动,活泼;生动地描绘了彝族人民赶圩归来时欢乐,幸福的心情。也体现了彝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歌唱的天性

4、。)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会使欣赏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更好更多地感受音乐传递的各种信息。(二)发声练习:1、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首歌的哪一句最好听,而且最好唱?2、生:啊哩哩。。。。。。3、师: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把这一句好好练练吧。。。。。。歌曲的后两句:啊哩哩啊哩哩赶圩归来啊哩哩啊哩哩啊哩哩赶圩归来啊哩哩4、教师分别给男女生做示范,并提出要求:唱歌要有哈欠,多运用假声,声音位置要唱在上腭的上方,不能让声音掉下来意图:发声练习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单独找一条发声练习来练的话,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

5、在音乐课堂中,应尽量把发声练习悄悄地编织到歌曲的某一句的教学中去,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枯燥的发声训练,同时又练熟了这个乐句,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音乐课中技能与审美相矛盾的问题。(三)、歌曲两个声部的教学1、带领学生演唱第一第二句,完成一声部教学。加强26565422处的训练。2、、二声部教学:A、唱熟第二声部的乐谱及歌词(横向)1232312323

6、24361222

7、,强调24361222

8、这一小节的训练B、两声部轮唱对比:一声部3565635656

9、0000

10、二声部0000

11、1232312323

12、一声部26565422

13、

14、0000

15、二声部0000

16、24361222

17、C、两声部合唱意图:A练习为第二声部的横向练习,易于掌握偏音“4”的音准。B练习为加强两声部在合唱时音准的稳定所作的纵向对比练习。如在最后合成时还是不够顺利的话,可以再进行A、B练习反复的训练。另依照各个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差异,也可以让教师代唱二声部,重点集中在让学生感受二声部的效果。7、思考:谈一谈二声部加入以后歌曲的音响效果有了怎样的变化?(四)、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1、第一第二句的处理:第一句216166333·5

18、216166333

19、的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强调“3

20、”音。第二句按强弱规律演唱2、第三第四句对比:歌曲高潮处的每个“啊哩哩”处渐强,并强调第三个字“哩”。“赶圩归来啊哩哩”处作弱处理,最后在上扬的“6”音的“哩”做突强处理。连音与断音:啊哩哩啊哩哩(连音)赶圩归来啊哩哩(断音),要求咬字清晰富有颗粒性3、速度的变化:第四段的第一二乐句作稍慢处理,后两句回原速。4、完整演唱歌曲。意图:这首歌唱同样的曲调要反复四次,不免显得单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力求表现得更为动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也增加了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接触了

21、祖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些音乐作品,但相对于浩瀚的西南音乐文化来说这还只是杯水车薪,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更深入地通过音乐去了解多彩的西南,感受那里特有的民族风情!(播放乐曲《渔歌》结束本课,使学生在离开教室的时候还能感受浓郁的西南音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