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

ID:8636998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_第1页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_第2页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_第3页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_第4页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闵集中学《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闵集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年级领导签字:预习提示:(包括自学导航和合作探究)先看学习目标,再对照课本填写好自学导航部分,并用双色笔在课本上做好笔记。(特别要注意将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上课之前各小组长负责检查本小组预习情况,基础分5分。课题: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设计人:邱启文学习目标:1.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体例,初步了解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纂特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宋词、元曲及宋元时期绘画等的鉴赏能力。3.激情讨论,阳光展示,高效学习,学习司马光等人的勤奋钻研、勇于创新

2、的精神。学习重点:《资治通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学习难点:对“编年体的理解”。【自学导航】一、《资治通鉴》:史学家主编的《》是我国第一部巨著。全书近卷,按年、月、日顺序记述了从到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资治通鉴”其意思是。二、宋词:①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词是一种新体_______,句子可长可短。②北宋成就最高的词人是,词风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继承发扬苏轼词风的南宋著名词人是_________

3、,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等。两宋之际的著名女词人是__________,风格,代表作品有等。三、元曲:元代文学的主流是___________,元曲是与的合称,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是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元散曲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是《》。四、绘画:①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增多。②北宋大画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代表作。③元代是当时画坛领袖,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另:(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

4、、、)【合作探究】1.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填写下列表格。著作项目《史记》《资治通鉴》作者或主编写作时代合作探究分工:点评与展示分别5分。要求:展示字迹工整,观点正确点评声音洪亮,面向同学,说话条理性强。探究1:1组展示,4组点评探究2:2组展示,5组点评探究3:3组展示,6组点评主要内容体例价值2.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①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体现了他怎样的写作特点和风格?②词中的“周郎”是谁?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3.材料二:昨夜雨疏

5、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①材料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②其写作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当堂检测】1、她是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其词的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她是()A、李清照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源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②词③曲④小说A、①④③②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3、《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睿D、司马炎4、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A、《资治通鉴》B、《史记》C、《左传》D、《汉书》5、元代有众多优秀的剧作家,最杰出的是()A、李清照B、关汉卿C、马致远D、苏轼6、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其中画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被誉为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的是()A、《清明上河图》B、《秋效饮马图》C、《纺车图》D、《耕获图》7、宋代言语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B、词C、小说D、散文8、《资治通鉴》记述的历史是()A、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B、从原始社会到五代的历史C、从战国到北宋1300多年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

7、代1300多年的历史9、“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描写赤壁古战场的豪迈奔放的情景。它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李白D、辛弃疾10、“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种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这种词的代表是()A、苏轼B、李清照C、李白D、辛弃疾11、有一种艺术,它把音乐、歌舞、动作、道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这种艺术是()A、宋词B、元杂剧C、元散曲D、元曲12、元代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其中《窦娥冤》的作者是()A、苏轼B、李白C、辛弃疾D、关汉卿13、“醉里挑灯看

8、剑,梦回次角连营。八百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