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

ID:8637884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_第1页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_第2页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_第3页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_第4页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西师版语文第十册《围魏救赵》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魏救赵》教案一、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国的历史故事吗?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穿越时光的隧道,飞回历史的天空。猜一猜,下面这几个历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谁?课件出示:破釜沉舟——(项 羽)     负荆请罪——(廉 颇)毛遂自荐——(毛 遂)     卧薪尝胆——(勾 践)纸上谈兵——(赵 括)   完璧归赵——(蔺相如)背水一战——(韩 信)   田忌赛马——(孙 膑)师:在《田忌赛马》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孙膑的才能。今天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进《围魏救赵》这篇课文,去进一步领略孙膑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惊人

2、的毅力。(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出示“我的自学收获多”(1)我会读我理解:正确认读以下成语,并解释画线的成语。所向披靡  势如破竹  严严实实  危在旦夕胸有成竹  乘虚而入  以逸待劳  稳操胜券惊慌失措  日夜兼程  后院起火  人心惶惶天罗地网  措手不及  溃不成军  落荒而逃(2)我会理我会填:根据本文的叙述,概括有关内容填写在括号里。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孙膑设伏,齐国大胜(3)我收集我交流:有关孙膑生平简介的资料。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3、“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在自学中你发现了哪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谁为什么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阅读之旅。二、自主探究出示自主探究(一)故事起因学生独立自学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怎样?⒉魏国军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出示重点语句: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抓住“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严严实实”这几个

4、词,一方面说明魏国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另一方面说明面对强大的敌人,齐国救赵国是不容易的。)⒊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齐、赵两国之间互相依靠,有着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过渡:在强大的魏国军队面前,齐国最终决定出兵,到底战斗结果怎样呢?让我们迅速浏览最后一段,说一说。出示自主探究(二)故事结果学生独立自学⒈文中哪几个成语写出了魏军的失败,同时也反映了围魏救赵的成功?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出示重点句: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措手不及、丢盔弃甲

5、、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等写出了魏军来不及应付的狼狈和大败时的惨状,反衬了围魏救赵的成功。)2、对比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指导朗读:前段用慷慨的语调读出千军万马不可阻挡的气势,后段用低沉的语调读出魏军失败的狼狈和惨状。师:当你读这两段话的时候,聪明的你,脑子里产生了什么疑问?过渡:起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现在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呢?首先让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接下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出示自主探究(三)分析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读——议——批)分

6、角色读田忌和孙膑的对话,想一想孙膑为什么要齐军不直奔邯郸而要直取大梁?抓住第7段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法合作探究出示第7段: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1、分析直奔邯郸的劣势和直取大梁的优势并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抓住“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这几个关键词理

7、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并朗读出他的“胸有成竹”。)2、抓住“乘虚而入”理解魏国虚在哪?3、“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与后文哪些事实相符?孙膑采取了哪些行动逼迫庞涓回师自救?(佯攻襄陵、直奔大梁)(孙膑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佯攻襄陵的最终目的是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庞回师,逼庞回师不但能救赵国,而且能以逸待劳,在桂陵设伏,打败魏军。)4、齐军“以逸待劳”又体现在哪?5、孙膑为何要在桂陵布下天罗地网?(出示地图)(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6、总结出示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战术

8、上:⒈避实击虚⒉攻其必救⒊以逸待劳⒋声东击西⒌知己知彼行动上:1、佯攻襄陵2、直奔大梁3、桂陵设伏7、你理解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引申义吗?过渡:此时此刻,你一定被孙膑的计谋所折服,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呢?三、课堂展示(学生依次汇报上面自主探究的问题)四、梳理反馈出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