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

ID:8643337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下《口技》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 技》 学 案设计: 朱衍芹  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体验学习的快乐,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4、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资料连接】1、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

2、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学习过程: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中间(jiàn)  几(jī)欲先走   叱(chì)  呓语(yì)  屏障(zhàng)          颈(jǐng)    犬吠(fèi)      齁(hōu)  曳(yè)屋许许(hǔhǔ)声    絮絮(xù)    少

3、顷(shǎo)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自主理解:3、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求助老师。4、文章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合作探究:5、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品味语言:7、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拓展延伸:8、学习文言文,我们不仅要准确地翻译文章,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

4、请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课堂小结: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提出来与同学交流。当堂训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②既而儿醒,大啼。③夫亦醒。④妇抚儿乳,儿含乳啼。⑤妇拍而呜之。⑥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⑦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⑧满坐宾客无不        ,以为妙绝。10、《口技》一文节选自              。它是        代人          编辑的一部          小说。而《口技》的作者则是 

5、      代人         。11、在文中“     ”上选填正确的一组词:(   )A、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B、侧目;微笑;默叹;伸颈C、微笑;默叹;伸颈;侧目               D、默叹;伸颈;侧目;微笑12、分别比较每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妇抚儿乳                    ③以为妙绝     ②儿含乳啼                    ④群响毕绝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

6、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13、对文中摹仿声音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近到远     ②由远到近     ③由外到内     ④由内到外⑤由大到小     ⑥由小到大     ⑦由疏到密     ⑧由密到疏A、②③⑥⑦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⑦14、这段文字的层次应是:(   )A、①②③④

7、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8、⑦C、①②③④⑤

9、⑥⑦                    D、①②

10、③④⑤⑥⑦15、这段文字的中心可作以下几

11、种不同概括,比较准确的是:(   )A、写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不眠的情况。B、写四口之家夜深人静被犬声惊醒的过程。C、写口技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和宾客对表演者高超技艺的默叹。D、写宾客深夜观摩口技表演并为之赞叹。16、这段文字描写时什么地方用了正面描写?什么地方用了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4、三个场面:①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③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5、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2、,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