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

ID:864565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4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_第1页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_第2页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_第3页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_第4页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青岛版数学四下《二、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速山东——乘法运算律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我们选取的素材是高速运转的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和高速运转的济青高速,选取这个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连续多年创下旅客发送量、发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项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华第一站”。据说济南长途汽车站占地110亩,日客流量4万多,客票年收入达到4—5亿元。1999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华第一站”称号,这个荣誉一直保持到今天。(2)山东的高速公路全国闻名。说起山东的高速公路来,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据有关经济专家研究,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其公路的优劣,成正相关。可见,我省

2、经济之所以能够高度发展,寻其原因,不言而喻。(3)以比较真实的数据为素材,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本单元提供的数据与第一单元一样,都是一些真实的数据。旨在说明交通生活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高速运转的济青高速高速运转的长途汽车站本单元新学知识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乘法分配律(相遇问题)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已学的知识乘法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三下52×47-50×47用字母表示数(四上1)加法运算律(四上1)一般行程问题(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后

3、续学习的知识乘法运算律在小数和分数计算中的推广用方程解行程问题(山东版有关行程问题的学习都安排在简易方程单元。)单元知识分析单元教材解读信息窗1的解读一、情景图的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高速运转的长途汽车站”。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一幅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的真实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张2003年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大巴车中巴日发送旅客情况统计表。二、情景图中的信息。是2组数据:(1)平均每天发车的数量(2)平均每车次的乘客人数。三、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乘法结合律。(2)乘法交换律。(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第六题

4、)四、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

5、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对运

6、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例题一: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首先是解决问题。首先,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个阶段的目标为:在理解的模型图的前提下将问题进行解决即可,也就是能够将“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求出结果。其次是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梳理。一是观察发现解决问题过程的共性,既“三个数相乘”,随后板书

7、为——“36×640×7”。在纯粹的“应用题或解决问题”环境中这个过程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但下面还要梳理规律,因而是必要的过程。二是梳理每种方法的算理,既引导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三是梳理每种方法的实质,既用下面的算式进行连接:36×640×7=(36×640)×736×640×7=36×(640×7)(36×640)×7=36×(640×7)然后是演绎探究,既举出几个例子进行验证。最后是用字母表示规律。要注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