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

ID:8646225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4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_第1页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_第2页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_第3页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_第4页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八上《橘颂》word教案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徕服:徕,同“来”。服,习惯。指橘树适合楚地生长。命:这里指橘树的本质天性。迁:迁移,移植。徙xǐ:迁移。素荣:白色的花朵。荣,花。文章烂:色彩灿烂。文章,纹理色彩,指橘子的皮色。烂,很有光彩的样子。类:像,似。宜修:修饰得体,恰到好处。异:不同。苏世:清醒地在世上。横hèng:指特立独行的性格。秉bǐng:坚持。可师长:可以橘树为楷模。师,以……为楷模。像:榜样,楷模。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

2、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子兰(怀王幼弟),南后郑袖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刘向所辑的《楚辞》。《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2477字,可谓宏篇巨制。关于《离骚》的篇名,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忧”“王逸解释为“别愁”,扬雄解释为“牢愁”,即发牢骚。游国恩认为楚国有个曲牌叫“劳商”,而“劳商”与“牢愁”、“牢骚”、“离骚”声音相近,都是双声叠韵字,《离骚》篇名极有可能是楚国古代一种歌曲的名称。郭沫若认为“这个见解是很正确的,的确是一大发明”。《离骚》是一首自叙体抒情长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深刻地反映了屈原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屈原的心理和社会的矛盾,反映了屈原的爱与恨,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一个爱国者的内心独白,

4、一篇向腐败政治挑战的宣言书,一篇讨伐奸党谗佞的檄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汉代以来,著名学者对《离骚》评价极高。《九歌》的作者,从王逸起,就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九歌》的原型是楚国民歌,或说是楚国民间的祭祀歌曲。因为楚国南方特别是沅湘之间,民间信鬼祟巫的风气很盛,常以歌乐祭祀神灵,借以讨得神灵的喜欢,给民间减灾降福。这不过是百姓的一种愿望。屈原融入民间,发现这些祭歌“其词鄙陋”,便把这些歌词收集起来进行修改加工,使之成为格调高雅的艺术品。《九歌》应该是屈原的作品,因为屈原赋予它新的生命。《九歌》是一组祭扫歌曲,共11首,按王逸排定的顺

5、序依次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闻一多认为将《东君》排在《东皇太一》和《云中君》之间更合理。《九歌》是乐曲的名称,是这一组歌的通名,《离骚》和《天问》都提到过《九辩》和《九歌》,不能把“九”理解为绝对数,更不能把“九”与“歌”割裂。2、相关知识:题解: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

6、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橘颂》赏析: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

7、咏物名作——《橘颂》。《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

8、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