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

ID:8646831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容:《美猴王》节次第1节上课时间修改批注撰稿人黄敏持有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配音、表情朗读。教学步骤(一)导入新

2、课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与本课有关的一段剧情。《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什么是神话小说?它源于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小说,叫做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进行再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写的是美猴王——孙悟

3、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回)是第一部分,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身,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13一100回)是第三部分,这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课文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二)阅读要求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给课文的生字新

4、词注音释义,扫除文字障碍。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课文内容。(三)赏析课文并讨论第一部分内容1.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自然段)(故事开端);写石猴出世。讨论要点:石猴不比众猴,是破仙石而出,所以虽不是母体所生,却肢体俱全。起笔就显出它的神异出众,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伏妖魔埋下了伏笔。内容:《美猴王》节次第2节上课时间修改批注撰稿人黄敏持有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2、继续巩固小说知识,学习分析小说

5、中的艺术形象;3、学习本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4、了解、巩固小说情节层次的划分;5、了解、巩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重点难点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教学方法熟悉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大概内容。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教学步骤(一)复习上节内容复习上节板书设计投影,通过提问复习课文情节层次。(二)赏析课文并继续讨论第二、三部分内容(学生讨论,整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二部分(2,3自然段)(故事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讨论要点:作者分别从行动

6、、饮食、交往、行踪四个方面,集中表现它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以上第一层)写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众猴只是欣赏瀑布,却不敢人,石猴却连声高呼:“我进去!我进去!’初步表现它胆量超群。众猴约定能进入水帘而不伤身体出来的就拜它为王,这又为下文石猴被拥为王作了伏笔。(以上第二层)第三部分(4自然段)(故事高潮和结局):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并被拥戴为王。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课文先写它跳入泉里,进洞观察,

7、再行出洞,着意写它动作的伶俐,观察的细致,足见它艺高胆大,聪明心细。再写它向众猴报告洞内所见,赞美这是它们“安身之处”,提出大家都进去住,表现出它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的性格特点。第二层:(以“从猴听得……到结尾”)写石猴带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作者重点写众猴人洞,欢快异常,石猴为王,群情悦伏,说明它本领过人深得众望,被拥戴为王顺理成章。(三)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提示:《西游记》中最光辉的艺术形象是孙悟空,他在人民心目中是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作者在这一艺术形象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孙悟空的主要特征是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积极

8、乐观、勇武机智。它敢于蔑视皇权,勇于造反,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在课文中,我们从“美猴王”身上可以看出它的许多鲜明的性格特征。这节课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划分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