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

ID:8653366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_第1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_第2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_第3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上《小马过河》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马过河教学目的: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理清叙述的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情况。  3.能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训练说话  1.今天学的课文叫《小马过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  2.听范读,划出生字新词;思考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组织学生讨论:  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你看应该加在哪里?(

2、磨房前面)  〈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4.学习字词。  读生字新词——正音。  提醒学生注意易写错的字——字形。  生字组词,并抄写。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和写。〉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说话。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索并回答问题: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  2.梳理课文脉络。(板书:过不了河蹚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

3、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三、指导朗读,练习复述  1.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情况?(第3--6段)  2.指导朗读。  (1)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  (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  “老牛说:‘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略有不同,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4、〉  3.练习复述。  (1)按故事发展的顺序,给下列词语排队编号:  回家 问松鼠 问老牛 为难 连忙 立刻  (2)指导复述。  要求把编了号的词作为提示语,有顺序地复述,用自己的话通顺地复述。依据复述要求,进行评议。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经过,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因而指导要到位,训练要充分。〉  4.找近义词。  让学生从编号的词语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连忙、立刻)  你是怎么从这对近义词中体会到小马自己不动脑筋,光听别人的话的?四、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抓住“难为情”一词

5、,让学生说说“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难为情”?并演示:“难为情”时,你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大家看看。  2.学生自读第7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省去这个字。(板书:动脑筋、试一试)  (3)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4)默——不遗漏或写错标点符号。五、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了。  2.讨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觉得河水怎么样?同一

6、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不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  〈四种答案(略)〉  学生兴趣高,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其间教师以肯定学生的某些意见的方式作为引导,最  后的结论如何做也须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定。  3.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  (1)说“高度”  (2)说“深度”  (3)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六、朗读全文,小结收获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小结收获。让学生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作适当处理。  中年级阅

7、读教学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这堂课较好地按照“重点训练+常规训练”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既突出了段的训练,又注意了词句训练,朗读、默读、背诵训练和说话训练。教师善于抓住教材特点,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教学十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提高全班学生的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