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

ID:8653375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4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沪教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6、家乡的桥 (四年级第一学期)青浦区崧泽学校陆梅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搁、缀、撷取”等词语。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的含义,感受作者强烈的爱乡、怀乡之情。⒊能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能按小标题介绍家乡的桥。[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爱乡、怀乡之情。[教学难点]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教学时间]1.5—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⒈听写句子: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⒉师板书句子,学生校对,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从“长”和“最”初步

2、感受作者的怀乡之情。)说明:听写是学生接受并储存信息的好方法,也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这句话又是全文学习的难点,以难点为突破口导入新课,在训练学生听写的同时初步感受作者的怀乡之情,拉近了他们与文本间的距离,以情为切入点引入新课。⒊引出课题:同学们,写下这句话的作家,他离开他的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对于远离家乡的人而言,那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情,会不时地浮现在眼前,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故乡的那些小桥,让作者魂牵梦萦,于是他就提起笔写了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家乡的桥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挥不走,抹不去的记忆呢?

3、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划出理由。⒉交流:归纳板书:数量多造型千姿百态名称充满情趣是孩子们的乐园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通过在读读、划划、说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结构,也为复述课文作好铺垫工作。三深入研读,读说感悟。师: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去好好地读一读,细细的体味,去领略一番江南水乡独特的小桥,感受作者“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那份浓浓的家乡情。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交流,随机学习:㈠学习第2小节,了解作者家乡的特点。⒈指名朗读,说说感受。⒉引导关注文中的两个“连”,感受桥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指导朗读。㈡学习第3小节,了解桥的造型千姿百态。⒈学生提问。⑴

4、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对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⑵提出问题。(预设:为什么叫“过户桥”?什么是“单拱桥”?“缀”是什么意思?作者只写了过户桥、单拱桥,可为什么说千姿百态?……)⒉自读解疑。⑴认识两座桥,了解其独特的结构。师:桥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描写的两种桥,你最喜欢哪一种桥多读几遍,想象一下这桥的样子,说不定你会找到答案的?说明: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自读自悟。这样学生对家乡小桥千姿百态的造型认识更透彻,对作者的情感感悟也更深刻了。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自身情感活动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体验。●过户桥观看媒体,理解“搁”,看似简单,却将两户人家连接在了一起。●单拱桥①认识“单拱

5、桥”(只有一个拱型桥洞)。②简笔画演示,理解“缀”(一阶一阶连接的意思),观看媒体加深印象。③媒体创设情景,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⑵引导学生抓住“最”字感悟语言内涵,明白作者写作特点。说明:在解疑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特点的桥介绍,说明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同时明白作者的写作方法,为学生积累写作知识。㈢学习第4小节,感受桥名的文化气息。⒈了解桥名的由来。⑴默读这小节,要求:读完后,能不能借助填空,自己说说。家乡小桥的名称美极了。瞧!有叫(),有叫()……听大人们说,元宝桥、骆驼桥是()得名的,震龙桥、娘娘桥跟()有关系,如意桥是从()撷取而来的。⑵交流填空。(说说省略号

6、的作用。)⑶这些桥名的由来真是有趣极了,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着念念。引读:家乡的桥真是数不胜数,名称也来得有趣。有——(生: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人们根据不同形状叫出来的是——(生:元宝桥、骆驼桥),与民间传说有关的是——(生:震龙桥、娘娘桥),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有关的是——(生:如意桥)。⑷师述:“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句诗主要是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看到的景物,当他看到宁静流淌的河水和倦飞回林的鸟儿,便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悠闲、安详。“如意桥”这一桥名就是从这句诗句中“撷取”来得。引导学生带这意境朗读、背诵;理解“撷取”的意思。说明:对桥名由来的学习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

7、方式,通过自读填空和教师提示性的引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桥的名称充满情趣,并掌握相同的意思可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根据形状、传说取名的方法较易理解,但根据王维诗句取名的方法理解较难,因此教师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大致了解诗句意思,并有所感受。⒉感受桥名字体的艺术美。⑴媒体逐一出示,边欣赏,边读桥名。⑵出示全部桥名,认识不同的字体,指导“篆”的字形。⑶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的含义。⑷再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