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ID:8662588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广兴九龙小学王媚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2、能很好的与同伴合作,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见解。3、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三、教学准备2根橡皮筋、1个音叉、1面鼓、1把钢尺、装水的水槽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对不

2、同的物体使用不同的力量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二)、探究实验—使物体发出声音1、分小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实验器材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轻轻击打、拨动我们小组发现鼓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三)、观察发声物体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

3、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交流反馈:3、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4、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