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

ID:8672437

大小:1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_第1页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_第2页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_第3页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_第4页
资源描述:

《7.3图形的平移导学案(2)-苏科版初一七年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7.3图形的平移(2)主备:唐光辉课型:新授审核:年级数学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图形经过平移后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2.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教师评价家长签字【重点难点】图形经过平移后的性质。【课前预习】1、预习课本P16-17页,完成做一做,再完成下面的表格图形:△ABC平移到△A′B′C′的位置对应线段(角)关系AB=、AC=、BC=AB∥、AC∥、BC∥∠A=、∠B=、∠C=、平移性质:对应点连线段关系AA′∥∥AA′==平移性质:2

2、、填空:如图所示,∆ABC平移到△A′B′C′位置,则有:对应线段BC、B′C′在______________,对应点连接所得线段BB′、CC′在________________【新知导学】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或)并且。1、如图,在画平行线时,我们是利用三角尺放在如图所示的直尺上下的推移。(1)三角尺的顶点A、B移动所形成的两条直线a,b是否平行?为什么?(2)在平移过程中,AB是否始终垂直于直线a,b?2、如图一,直线a与直线b平行。(1)在直线上a任取两点A,B,分别过这两点过作直线

3、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2)分别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1)在图二中,仿照上面的做法再试试看。【例题讲解】例1、如图,△ABC沿着射线BM的方向平移,请你画出当B平移到B′位置时的△A′B′C′例2、将下图沿PQ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2.5㎝,画出平移后的新图形。DPAQBC【课堂检测】1、对于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有可能所有对应点的连线都

4、在同一条直线上。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如图,△ABC经过平移之后得△DEF,①请你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②写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③与∠B相等的角有;与∠D相等的角有3、如下右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4、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到线段CD位置,画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ACBD5、如图:△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画出平移前的△ABC.【课后巩固】1、如图大矩形的长是10cm,宽是8cm,阴影部分的宽为2cm,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36cm2B.40cm2C.32cm2D.48cm22、如图

5、,△ABC平移后得到了△DEF,若∠A=400,∠E=600,那么,∠1=_________°,∠2=________°,∠F=_______°,∠C=_________°。3、将下列图形按箭头的方向平移3cm.教师评价家长签字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