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ID:8680512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_第1页
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_第2页
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三上《水温的变化》教案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水温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使用温度计的基础上,来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本课按照“预测-测量-收集数据-做折线图”四个部分编排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进一步训练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温度计进行定量观察,可以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而水温的变化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只是停留在定性认识的层面上,从没做过定量的研究,对水降温的规律缺乏科学地认识。因此本课进行了这方面的

2、研究。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连续侧脸水的温度变化,并作简单记录;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正式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2、情感目标:通过测量活动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3、知识目标: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2、学会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教学准备师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铁架台、热水。生备:手表一块教法和学法探究研讨法、情景创设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教师出示一杯热水)同学们看,这是一杯水,你能猜出它温度是多少吗

3、?(学生猜测)要想知道它的实际温度,该怎么办?(学生会答:用温度计测量。)哪位同学能到讲台上来测量一下呢?2、学生测量:老师注意纠正学生在测量中出现的问题。3、教师小结:把这杯热水放在这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水温的变化。(板书:水温的变化)[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原动力,科学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上课一开始,通过让学生猜测水的温度,再让学生测量温度,最后提出放一段时间后水温又会怎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想象,大

4、胆猜测一下这杯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猜想:并引出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设计意图: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此环节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三、小组合作,实验验证。1、教师谈话:我们就动手做实验吧,到底该怎样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交流实验方案:在此强调温度计要固定在铁架台上,才能测量一个部位的水温。3、实验验证(1)教师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分工合作,持续观察,

5、一杯热水降温的过程,时间为18分钟,每两分钟做一次记录。(记录表见课本30页)(2)课件出示要求:1、每组4人,一人看时间,两人测量,一人记录,分工明确。2、把结果记在书中设计的表格里,0分钟记录是指刚开始的温度。3、要拿着温度计的上部,读数时不要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并且视线要与液柱的顶端相平。(3)实验验证4、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学生用投影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5、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先用课件展示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再让学生绘制。6、交流规律: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交流发现的规律。7、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很了不起!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热水的变化规律,先

6、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降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板书:热水变凉、先快后慢)[设计意图: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本环节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发现规律等,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课后延伸,继续研究。这节课我们探究了热水降温的规律,课后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让热水尽快降低温度呢?下节课我们再交流。[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板书设计:水温的变化热水变凉先快后慢教学反思:1、以猜想确

7、定研究方向。本节课在一开始就提出了“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就是:热水降温的规律。学生去研究自己的猜想比研究教师确定的目标要感兴趣。2、课件演示做折线图的方法。制作折线图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而通过课件的演示就更容易让学生把握制作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