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

ID:8697604

大小:1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b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0分钟,共100分)一、积累运用(15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邹忌(zōu)昳丽(yǐ)朝服衣冠(ɡuàn)B.孰与(shú)弗如(fú)入朝(cháo)C.窥镜(kuì)期年(qī)纳谏(jiàn)D.间进(jiān)旦日(dàn)暮寝(qīn)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3.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2)夫大国,难测也—

2、—()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5.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请简述你的看法。(4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1题。(1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小信未孚()(2)小

4、大之狱()(3)公将鼓之()(4)望其旗靡()7.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8.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9.翻译下列语句。(2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5、。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3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2~16题。(15分)愚公移山(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6、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

7、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4分)(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4.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2分)15.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两个。(4分)16.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3分

8、)(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2分)反物质:移山填海不费力一艘宇宙飞船升空,只需携带10毫克,也就是百分之一克的“燃料”,这是不是神话呢?不,因为确有这种“燃料”,只需10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