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ID:8706150

大小:15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05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常州市第24中学凌婷审稿:常州市清潭中学  顾亚珍一、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抓住文章的线索,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朗读体会本单元散文优美、含蓄的语言,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出作品内含的情、理、意、味;3.在名家名篇的启迪下,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并能够结合所写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4.学会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说话和用婉转的话语打动对方的方法。二、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时《月迹》1课时《三颗枸杞豆》2课时《我们家的

2、男子汉》1课时《柳叶儿》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三、教学设计: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是难忘的;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也是流淌在生命长河中不竭的源泉。让我们走进本单元所选的五篇作品中,追随作者的思绪,去了解他们多彩的童年生活,去体会他们童年的酸甜苦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文章叙述了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课文由“我的乐园”领起百草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和美女蛇的传说。写三味书屋则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和

3、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刻画了一位严厉而又可敬、可亲的老师形象。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异同点,找出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进行比较。《月迹》是一篇充满了童心与童趣的散文。整个构思以孩童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布局全文,突现出孩子们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从而写出孩童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三颗枸杞豆》用回忆的笔法,叙述了“我”童年时候怎样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从而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故事。本文的语言含义深刻,应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深刻含义的语

4、句,体会其内涵,明确本文所要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努力成才。《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文章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写出了孩子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泛读和精读,了解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对“男子汉”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体味一下本文生动幽默又含蓄的语言特点。《柳叶儿》一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抢、吃柳叶儿的无穷乐趣,让人回味出其中“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应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童年之“乐”和“苦中带涩”的

5、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本单元,应该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引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课堂学习: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我们初一学生即将告别童年生活,对“童年”这类话题一定有着浓厚的兴趣。第二单元五篇文章将带领我们去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不同情趣。产生共鸣,激发兴趣。2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学习

6、任务。明确任务。3引导学生了解单元大概内容。浏览目录、课文。4说说心中最向往哪篇文章中描述的童年生活。自主发言,交流、评价。第二块: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解,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共同确定本单元的探究问题。自由交流,组建学习小组,确定本单元的小组探究问题。2开展一次“我的多彩童年”个人小报比赛,明确评价要求。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提出个人设想。第三块: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童年”这一话题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2.你有

7、自己的专题吗?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4.你能品味文章中生动幽默,含蓄深刻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6.你参与了以“我的多彩童年”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吗?自我反馈2小结:自我小结第2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情感。课前学习:1.查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2.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同学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进入中学

8、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有必要对他的生平有个初步的了解。检查课前预习。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