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

ID:8710648

大小:1.4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8-04-05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_第1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_第2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_第3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_第4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答案、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七年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人类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三个太阳》中了解中国女画家在南极的艰难历程,领悟南极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录音新闻》中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展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现场实况的录音新闻,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我们将亲历飞船航天员壮行的经过。从《新闻两篇》中我们能重温解放战争的伟大场面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读了这些文章,你将会倾听到时代的足音,你将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

2、变迁。这些新闻作品,能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并学习写消息。4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重点难点知识:《三个太阳》1体会、感悟作品中表现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及崇高的南极精神。2了解通讯选材和构思的特点。3揣摩、品味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录音新闻》1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学

3、会合理地安排顺序。3感受录音新闻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特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能感受出征场景的庄重、热烈。2体会文中排比句的作用,及朴实自然的文笔,饱含深情的语言。《新闻两篇》1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及新闻语言的特点。2.比较本课中两篇新闻的异同。《诵读欣赏》1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怀。3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拟人手法。《三个太阳》字音字形一字音:亘(gèn)古剔(tī)透步履(lǚ)伫立(zhù)蹒跚(pānshān)呕(ǒu)心沥血蹙(cù)眉头翩跹(pānxiān)粗犷(guǎng)吞噬(shì)二形近

4、字:匆(匆忙)蜡(蜡笔)衷(衷心)掂(掂量)幅(幅员)蓦(蓦地)勿(勿要)腊(腊月)哀(哀痛)惦(惦记)辐(辐射)墓(墓地)词语解释:【亘古】:自古以来。【翩跹】:形容舞姿的轻盈。【伫立】:久立。【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钦佩】:敬重佩服。【真挚】:真诚恳切。【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周折】;事情进程曲折,不顺利。【寡言】:很少说话,不爱说话。寡,少。【混沌】:这里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暴虐】:凶恶残暴。【抿】:稍稍合拢。【剔透】:通彻透明。【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木然】:形容一

5、时痴呆不知所措。【勾勒】:用线条大约画出轮廓。【胆略】:勇气和智谋。【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黄传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原籍浙江苍南县。著有小说集《婚约》《本岛无故事》;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始末》;电影《天涯并不遥远》;电视剧《两个姑娘两个兵》等。2写作背景: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赴南极考察。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令世人瞩目。经过30天的艰苦航行,行程11,171海里,中国南极考察船队于12月26日凌晨5时

6、,胜利抵达南极洲。然后,经过全体队员的英勇奋战,仅用了26天,就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从此,中国在南极终于有了一个立足点。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二).结构分析:课文四个小标题,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第一部分,“投下一个漂流瓶”。写女画家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经过及愿望实现后

7、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这是文章的起始,故事的引子。第二部分,“终于踏上乔治岛的雪原”。写女画家在南极紧张工作和生活,写她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第三部分,“站在长城站的后山上”。写女画家在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站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这是故事的又一进程,为全文推向高潮蓄势。第四部分,“留下三个太阳”。写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给考察队员们留下了艺术想像的宽广天地。(三)整体感知:1、重点语段点拨:①女画家在南极投下一个漂流瓶,里面写道:“……是谁将拾到它?也许是10年、20

8、年、100年、1000年之后?也许你是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也许,你也是一个中国人?不论时隔多久,不论你是谁,我想信人类之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把我们紧紧相连……”段解:瓶内的字条是画家的内心独白,表明她要把喜悦传给别人,让一个人的喜悦变成千万个人的喜悦,反映了她精神的高尚。②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