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ID:8716804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5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1页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3页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4页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芦花荡》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芦花荡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苇塘(    )  撒网(    ) 寒噤(    )    仄歪(    )  泅水(    )  飒飒(    ) 2.结合语言环境,试试解释下列词语。 ①……用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编算:                                                   ②……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 挂花:                                                    3.选词填空。 ①

2、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 (A.撑 B.划 C.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A.奔 B.走 C.超)着东南去了。 ②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A.阴森恐怖 B.阴森黑暗 C.暗无天日)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A.堕落 B.掉 C.滴落)下来的样子。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A.挂 B.镶 C.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A.飒飒 B.瑟瑟 C.呼呼)的风响。 4.填空。 ①《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 ,选自《         》,本文是他的“________”,他的另一篇小

3、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 _________。 ②《芦花荡》的作者是   ,他与   、   、    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     ”。课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课内阅读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

4、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

5、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

6、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答:    2.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3.第④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答:  4.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5.第⑧段画线

7、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拓展阅读 彩蒲台的苇    ①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②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③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