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

ID:8719286

大小:6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05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2第三四单元测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15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生意”一词就至少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意趣”,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都可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买卖”,亦即“商业经营”,如“摆摊设点”“长途贩运”“炒股放债”,都叫做“生意”。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是前一种“生意”。明代学者张岱曾说,弹琴拨阮①,蹴鞠②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凡诸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得此生意者,自至

2、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由此看来,无论文化体育活动,还是写作,都缺少不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商人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望文生义,即“以物生物”。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是麸糠,获得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就其手段而言,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巧取豪夺,无论是倒买倒卖还是囤积居奇,生意的好坏,全是以赚钱的多少为尺度的。对于人类现实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

3、目前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在酿成热门,聚成大湖,甚至连“文人下海”也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就不免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现实的生活生态,鼓荡起一股更为饱满丰沛的生意,倘若把文学艺术的创造也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以物生物”的商业经营活动,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文学艺术的固有意义。[注]①阮,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即古琵琶;②鞠,古代的一种皮球。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雪中红梅”“雨后春笋”形象地说明了

4、汉语存在着歧义现象。B.清代学者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是就写作而言的。C.商人看重的“生意”是以赚钱的多少为评价尺度的。D.文中两种“生意”,书写形式相同,但实质意义不同。2.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如果缺少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就会把文学艺术看成商业经营。B.《史记》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由此可知司马迁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C.“文人下海”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生意”只剩一种了。D.“文学艺术商品化”愈演愈烈,可能导致文学艺术充满铜臭,缺少社会使命感。阅

5、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5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

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7、。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响声B.而此独以钟名名:名称C.至莫夜月明莫:通“暮”D.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它的真相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夷

8、以近,则游者众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向之所欣D.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B.第二段中写绝壁下的情景,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