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

ID:8762469

大小:2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6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_第1页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_第2页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_第3页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_第4页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MBA联考备考——逻辑推理基础知识第二章演绎推理第一节直言判断推理及三段论  基本理论  一、直言命题及其类型  从其形式上而言,直言命题是主谓式命题,它断定了某个数量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直言命题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如果主项是普通词项,通常用大写字母S表示;如果主项是单称词项,即专名和摹状词,则用小写字母a表示。谓项用大写字母P表示。例1.  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秀的。  有的马不是黄色的。  上面两句话都是直言命题。

2、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1.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2.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3.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I。  4.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O。  5.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6.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例2.  A.所有的鸟都是珍贵的。  E.所有的迷信都不是科学。  I.有的学生是从西藏来的。  O.有的散打运动员不是大学生。  单称肯定:刘小霞是班上最优

3、秀的学生。  单称否定:欧阳克不是功夫最好的武林高手。  二、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直言命题中的词项是指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直言命题中,如果断定了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则称它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因此,只有在直言命题中出现的词项,才有周延与否的问题;并且,词项是否周延,只取决于某个直言命题对其外延的断定,也就是取决于该命题本身的形式。  关于词项周延性,有如下结论:  (1)全称命题的主项都是周延的;  (2)特称命题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  (3)肯定命题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  (4)否定命题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把

4、这四条结论应用于A、E、I、O四种命题上,得到表21。表21  命题类型主项谓项SAP周延不周延SEP周延周延SIP不周延不周延SOP不周延周延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的结论是从前提中抽引出来的,因而结论所断定的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这一点在直言命题推理中的表现,就是要求“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推理的有效性就得不到保证,会犯各种逻辑错误。例如,从“所有的人都是动物”就得不出“所有的动物都是人”,因为在前一命题中,“动物”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它是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所以不能从前一命

5、题推出后一命题。  三、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语言学上都是语词,都表达着概念,而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反对关系  指A与E的关系,它们之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于是,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例如,已知“所有的动物都能行走”为真,可以推出“所有的动物都

6、不能行走”为假;但是,我们从“我们中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为假,却不能推出“我们中所有的人都不是北方人”的真假来。  (二)差等关系  亦称“从属关系”,指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同质(同为肯定或否定)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之间,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如果全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特称命题为真;如果特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全称命题为假;如果全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例如,“如果有的书没有价值”为真,那么从逻辑上不能知道“所有的书都没有价值”的真假;但是如果前一个命题为

7、假,那么后一个命题必为假。  指A与O、E与I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而必有一真,也必有一假。于是,由一个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假;由一个为假,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真。例如,由“所有金子都是闪光的”为真,可以逻辑地推出“有些金子不闪光”为假;由“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为真,可以逻辑地推出“所有哺乳动物都不是卵生的”为假。  有时我们也撇开真假概念,用否定词、等值把矛盾关系表述如下:  (1)“SAP”等值于“并非SOP”;  (2)“SEP”等值于“并非SIP”;  (3)“SIP”等值于“并非SEP”;  (

8、4)“SOP”等值于“并非SAP”。  这里所说的两个命题等值是指:两个命题的形式可能不同,但表达的逻辑内容是相同的,即它们恒取相同的真假值。  (四)下反对关系  指I与O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于是,由一个为假,可以逻辑地推出另一个为真;但从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