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

ID:8783017

大小:24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07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_第1页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_第2页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_第3页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_第4页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金融系统报告摘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系统报告:金融系统的现状与评估--以银行业为核心摘译(日本银行2005年8月) 一、金融系统的现状与评估:概观1、日本的银行部门,已经基本克服不良债权问题,经营正在逐步趋于稳定。也就是,贷款债权的质量大幅改善,信用成本逐步降低。此外由于威胁大银行经营的不稳定因素,即互相持股的问题也取得了巨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加大的严峻的资本约束正在逐步缓和。所以处于金融系统核心位置的银行部门职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显著下滑,从而带来整个金融系统职能降低的可能性已经相当程度地降低了,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肯定。2.现在似乎不存在银行部门各种业务相关的过度风险日益增多的情况。总体来

2、看,银行在信贷业务上不仅引入了更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而且更加慎重地制定了授信管理和严格的呆账准备金政策,在注意风险与回报取得平衡的前提下执行信贷。而作为借款方的企业的经营内容也持续有所改观,对进一步抑制银行的信用风险做出了贡献。3.有价证券的运用方面,虽然债券余额在累积,但是整体上,采取了通过抑制期限等手段控制利率上升风险的措施。此间,为了追求更高的运用利率,有一种动向就是组合债、风险基金及不动产基金等替代投资增加很快。对于这类投资,需要在充分把握风险内容的基础上,将风险量和摊入资本进行对比来管理。4.银行随着经营逐步取得稳定,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对

3、于企业,根据它的需求的变化与升级,开始提供无追索权不动产贷款、对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定型贷款等新型信贷和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此外,对于个人提供多种形式的住宅信贷、消费信贷之外,正在对投资信托及养老保险等产品的销售方面加大力度。5.对于将来有可能对银行部门的稳定性带来恶劣影响的事件,必须考虑的有景气后退和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于这些事件的影响,银行的抵御能力也在日益增强。假设景气出现恶化,信用成本增加,但是由于银行贷款债权的质量改善取得了进展,企业的财务体制结构也得到了强化,所以很难预测达到以前的高水平。此外,假设利率上升,根据收益曲线的变化银行的收益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但是负面的影

4、响是有限的,总体来看可以通过资本进行吸收。6.银行以资本约束缓和为背景,开始积极尝试金融技术革新以应对环境的变化,而且已经看到了充满活力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始确立。股东及市场对银行经营的自主、自律意识要求日益增强,这已经成为开拓良好局面的原动力在发挥着效用。今后,随着这种局面的持续稳步扩展,有望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各种职能能够进一步强化。 二、银行面临风险的变化1、信用风险减少日本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贷款债权质量低劣的信用风险增大,一直压迫着经营状况。现在看来所谓的不良债权问题,可以判断整体上已经克服了这个问题。处置不良债权带来的损失(以下称信用成本)大幅降低。信用成本一直处

5、于超过营业利润(核心业务净利)的状况,但是2004年度已经降低到核心业务净利的一半。从信用成本占贷款余额的比率,即信用成本比率来看,2004年大银行(14家)和地区银行(112家),分别降低到76bp和46bp。信用成本降低反映的是,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企业再生取得的进展,信用成本也大幅改善,并且随着银行逐步推进不良债权的处置工作,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大为改观。至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程度,评级公司评级结果显示的升级和降级个数差,即从净个数来看,企业经营的改善状况基本和信用成本同方面变动,2004年度净升级个数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成本的降低。在理解不良债权问题的时候,确认信用

6、成本和不良债权余额的关系是非常有益的。有时,即使信用成本小,如果不良债权余额大,则将来有可能产生大额的信用成本。与此相反,下决心彻底处理不良债权,结果出现了信用成本大量增加的情况,但是不良债权余额也大幅降低,将来信用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点大银行在2002年以后,信用成本比率和不良债权比率同时在迅速改善。但是地区银行,虽然信用成本在顺利降低,不良债权比率降低的幅度却非常缓慢大银行2002年以后不良债权比率迅速降低的理由包括,随着景气回升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银行自身对处置不良债权的态度非常积极,这个作用是很大的。至于银行态度发生变化的背景,①伴随着日本经济增长的长期低迷、经

7、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大银行对产业结构转换必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②形成了贷款债权对经济价值减价的正确认识,③随着股价下跌,大银行持有的大额互相持有股份的市场风险增大,从与资本对比的角度分析,削减风险总量已经成为最为紧迫的课题。日本银行发表的《不良债权问题的基本思考方式》(2002年10月),也对上述认识的形成及促进其普及发挥了作用。此外,④为了削减风险出售的互相持有股份,导致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比率上升,这对不良债权应该早期处置带来的压力也发挥了功效。再就是,⑤日本政府出台了关于削减不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