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

ID:8787659

大小:42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4-07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1页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2页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3页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4页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 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爪牙(zhuǎ)模样(mú)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èn)B.着想(zhuó) 睇眄(dì)筒子楼(tǒng)一蓑烟雨(suō)C.戆直(zhuàng)缥缃(piǎo)潭柘寺(zhè) 浩浩汤汤(dàng)D.丧钟(sàng) 麋鹿(mí)警匪片(piān)披露心迹(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褪色云霄烟幕弹功亏一匮B.嬉笑 竞相选拨赛寒冬腊月C.援例嘎吱敲竹杠 旅进旅退D.做假 泠然踝关节一笔勾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2、()A.《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典范,其舆论监督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效尤。B.西方军事专家认为,朝鲜有一些“入门级”核装置,但尚未掌握核弹头小型化技术,无法把核弹头装到能够威胁美国的远程弹道导弹上,以致形成可信的核威慑。C.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非洲兄弟喜极而泣,欢呼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伟大胜利。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尼方愿与中方以明年尼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战略,扩

3、大贸易和相互投资规模,重点推进铁路等基础设施和航空等方面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B.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尽管电影《地心引力》与预期相比只是囊括了其中五项大奖,但人们还是对其报以极大的赞誉。C.宋楚瑜表示,亲民党坚守两岸一中、反对“台独”的基本信念从未动摇,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加强两岸对话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同胞心灵相通,为实现共圆中华梦的共同理想而努力。D.前不久,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职介机构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5.依

4、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些“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的非传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因此,这些“意识流小说”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②还不具有本世纪前后开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荒诞”和“存在异化”的现代意识核心③尽管它常常具有非理性的情感色彩和“人类异化”的主题意向④但在小说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上⑤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思考,看似非理性异于常人,实际上是换种思维方式去解释人类,去解除自己心中的困惑

5、⑥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A.③④②①⑥⑤    B.③④②⑤⑥①C.①③④②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节选)郭莹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6、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7、儒家又把尚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的“执中”,应用于为人处世,则表现为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正如中国传统处世箴言所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些代表性言论,充分

8、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