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

ID:8797210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8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_第1页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_第2页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_第3页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_第4页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上传、处理,尽在:http://shop63695479.taobao.com/从普通逻辑学角度审视鲁迅的《文学与出汗》该文2007年9月发表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张孟根内容提要: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大师,但是他的一些杂文的逻辑严密性却是值得探讨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逻辑学教学实践,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若干逻辑知识,冷静细致地分析了鲁迅杂文《文学与出汗》在批驳梁实秋文学人性论中的几个逻辑问题,指出该文的逻辑说服力是不强的。梁实秋的文学人性论其实没有被驳倒。关键词:逻辑学审视《文学与出汗》文学人性论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大师,他的杂文《文学与

2、出汗》历来作为高中和师范生学习驳论的范文之作,评论家也一贯认为该文思想深刻,逻辑严密,很具驳论特色,其写法很值得仿效。笔者20多年前在师范汉语言专业就读,老师也是如此分析该文。我也真为其犀利得似匕首、似投枪的语言所折服。然每每读到“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却何从看见”,“人性……脾气”,“香汗……臭汗”之处时,总不免产生疑窦,似乎觉得鲁迅不讲道理。但疑惑之余,也未深究,总觉自己平庸之辈,水平低下,对一代文豪的作品不理解。抑或认为嬉笑怒骂就是杂文特色。以至在后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也一直人云亦云地把这篇文章当作驳论的典范之作来教。近几年,在电大教了几轮《普通逻辑学》,忽又想起《文学与出汗》,

3、并以逻辑学的若干知识认真细致地审视了其中的逻辑性,越发感到此文确实存在着一些逻辑问题,在此提出来请教同行,以期受到更大教益。一、梁实秋文学人性论的中心意思和逻辑力量根据鲁迅杂文全集介绍,《文学与出汗》是反驳梁实秋的文学“人性论”的,针对的是他的《文学批评辩》中的这么一段话:“第7页共6页物质的状态是变动的,人生的态度是歧异的;但人性的质素是普遍的,文学的品味是固定的。所以伟大的文学作品能禁得起时代和地域的试验。《依里亚德》在今天尚有人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现在还有人演,因为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作品的基础”。这段的中心意思是说,经得起时代和地域检验的伟大文学作品,须以普遍的人性为基础

4、。它的一个推论就是:长久广泛流传的伟大作品,都表现了普遍人性。它的逆命题是:不表现普遍人性的作品,不可能作为伟大作品而长久流传。从逻辑角度看,如果你能找出一个不表现普遍人性而长久流传的伟大文学作品,就可用归谬法见中央电大《普通逻辑学》教材第284页彻底驳倒梁实秋的命题。即:(1)设:“长久广泛流传的伟大作品都表现了普遍人性”的命题真;(2)如果长久广泛流传的伟大作品都表现了普遍人性,那么,×××作品(该作品不表现普遍人性)就不可能长久流传;(3)×××作品(该作品不表现普遍人性)已经长久流传;(4)所以,“长久广泛流传的伟大作品都表现了普遍人性”的命题假。(由(2)——(4)根据充

5、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然而,不表现普遍人性而长久流传的伟大作品确实难以找到,所以,梁实秋文学人性论命题的逻辑力量是很强的。二、在批驳梁实秋“反动论据”时运用了错误的归谬法那么,鲁迅是怎样来批驳梁实秋的呢?他没有象上面所述,找出不描写人性而长久流传的作品,用正确的归谬法来批驳,而是对梁实秋命题的原意加以不合逻辑规则的归谬引申。先看《文学与出汗》的第一句话:“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这是作为反动论点引出来,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再接下去鲁迅概括了梁实秋的反动论据:“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

6、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个概括,与梁实秋文学人性论的中心意思已有变味。上面已述,梁的中心意思是:“文学作品如果要想长久流传,就须以普遍人性作基础。”但绝对没有包含:“如果作品失传,都是由于不描写普遍人性”的意思。《文学批评辩》的全文中也没有这样的话。且看鲁迅的批驳文字:“……第7页共6页英国有许多先前不流传的文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是因为没有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这是对反动论据的批驳。在这里,鲁迅把梁实秋原话中没有的意思(“它们的消灭,是因为没有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引申到梁实秋的头上作为反动论据,这种引申本身是“谬误”的,不合逻辑的。因为:梁实

7、秋的中心意思蕴含的是假言易位换质推理,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所以,如果非q,那么非p见中央电大《普通逻辑学》教材第138页。根据此逻辑形式,只能推出“如果没有普遍人性作基础,那就不能长久流传。”无论如何也不能必然推出“它们不长久流传都是因为没有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因为充分条件只有否定后件才能否定前件,而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见中央电大《普通逻辑学》129、141页。学过逻辑学的人都知道,在归谬法中,这个充分条件至关重要,它就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的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