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ID:881037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_第1页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_第2页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_第3页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充分条件1.概述  充分条件一定能保证结果的出现。2.定义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简单地说,满足A,必然B;不满足A,不必然B,则A是B的充分条件。例如:  1.A下雨;B地湿。  2.A烧柴;B会产生二氧化碳。  3.A再过一百年;B在座的各位都不在人间了。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往地上泼水地就湿了;燃烧石油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扔一颗炸弹进去,各位就不在了,

2、这说明A不是B发生必需的。3.生活中的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和“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例如:  1.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能出线。  2.总参命令:若飞机不能降落则直接伞降汶川。  3.四婶问祥林嫂竟肯依,卫老婆子说:“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不过生活中使用这些关联词语时人们往往并不考虑必要性。也就是说,满足A,必然B成立时,我们就说,如果A,那么B,或者说只要A,就B。这样就表达了条件的充分性,至于条件

3、A是不是结果B必需的我们没有考虑。例如:  只要活着,我就要写作。  从客观上看,不满足“活着”,必然“不能写作”。所以“活着”是“我要写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实际上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他只想表达满足“我活着”时必然“我要写作”。至于“不活着就不能写作”的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生活中这些关联词语只是表达条件是充足的、充分的这个意思,而没有考虑必要性,这和逻辑学的严格定义是不同的。充分条件的其他说法:充分的条件、充足条件、充足的条件。必要条件1.概述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

4、,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2.定义  简单地说,不满足A,必然不B;满足A,不必然B,则A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  1.A不断呼吸;B人能活着。  2.A认识26个字母;B能看懂英文。  3.A听过京剧;B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例子中A都是B的必要条件,确切地说,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其一、A是B发生必需的;其二,A不必然导致B。在例子中,不呼吸人就不能活下去;认识了26个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听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剧的美,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3.生活中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或“不……,不……”来表示必要条件

5、。例如:  1.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温家宝总理关于“问题奶粉”的谈话)  2.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3.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5.不把这个杀人魔鬼处以极刑就不足以平民愤。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活中使用“只有……,才……”时人们往往并不考虑充分性。也就是说,不满足A,必然不B成立时,我们就说,只有A,才B。这样就表达了条件的必要性,至于条件A是否必然导致B我们没有考虑。例如:  只有一个人触犯了

6、刑律,才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  从客观上看,“触犯了刑律”实际上是“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实际上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他只想表达不满足“触犯了刑律”时就不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意思。至于“触犯了刑律要依照刑法的规定处以刑罚”的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生活中“只有……,才……”只是表达条件是必需的、必要的这个意思,而没有考虑充分性,这和逻辑学的严格定义是不同的。  4.“只有……,才……”表示的必要条件  虽然“只有……,才……”句型表达条件的必要性,但很多时候它引出的条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充

7、分的,实际上是充分必要条件。例如:  1.只有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才能标注上当年的年份。  2.只有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由于对数字的迷信,西藏的修练者喜欢十二岁至十六岁的“智慧女”,根据宗喀巴,只有在找不到上述女子的时候,才可以采用二十岁的。  这三个例子中,条件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所以,把句子里的“只有”改成“只要”后仍然符合逻辑。但是两种表达方式的语义是不同的。  “只有”强调必要性,忽略充分性,即强调“不是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进行生产,葡萄酒就不能标注上当年的

8、年份”,而忽略“用当年的葡萄榨取的葡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