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

ID:881825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_第1页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_第2页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_第3页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教育学院2010级心理学五班21号学号:20101103020045宋洋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前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说有些绝对,但其中包含着一层意思,就是说幼儿从三岁到六岁就要加强其个性品质的培养。从三岁以后,幼儿产生了自我意识,逆反心理、好强、好表现、图赞扬等个性特征不断反映出来,在人与人交往中,模仿、暗示、顺从、竞争等行为特征相继产生。近年来,幼儿个性结构研究一直受到各国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成人个性结构研究领域相对成熟的今天

2、,幼儿个性结构研究仍显得比较薄弱。尽管西方研究者针对西方幼儿的个性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是,由于人的个性受文化影响较大,要准确的反映中国幼儿的个性结构,简单照搬或移植西方的个性理论显然是不合适的,加之西方的幼儿个性结构研究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因此,要系统研究中国幼儿的个性结构,建立中国幼儿个性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个性测量工具,就必须植根于中国文化背景,进行完全中国化的研究关键词:幼儿个性发展自我控制情绪行为能力家园合作在美国,《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评价标准》中家园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在日本,家园共育早已列为幼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西方教育

3、发展史中,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以及巴德利、怀德海、沛西•能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摩林、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瑞典教育家爱伦•凯。他们主张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国家建立“新学校”,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创建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在我们国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他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

4、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也都有他们的认识。蔡元培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论新教育和旧教育之起点》;陈鹤琴先生把活教育作为旧教育的对立面,他没有明确提出新教育,但是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教育;黄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的论著中多次使用新教育的概念。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髓鞘化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幼儿的自控力差还

5、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自我控制力特别差的儿童则过于任性、冲动,会影响人际关系和智能发展,造成性格偏异。  幼儿自我控制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幼儿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幼儿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的监督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可预期他们儿童期的社会认知能力。可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成长与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

6、了,管严了,会顶撞;管宽了,又会无法无天。不仅如此,教师们也常常感到困惑。事实上,抱怨也好,困惑也罢,一个潜在的逻辑是“小家伙们”需要人管,需要有外部的控制。但内在的控制更能保持一贯,更有益于心理健康,因为具有内在控制的人,能自己作出行为的选择。由内部的自我控制取代由成人维护的外部控制,是幼儿自我意识增强的重要体现,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层面,但这是一个缓慢的社会化过程。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使幼儿的个性发展日趋完善的有力传导体。以游戏的方式为主,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情绪影响下更愿意根据规则进行游戏,学习控制自

7、己的行为。通过观察表明,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组织的游戏也应当有相对复杂的规则,难度也应当随之增加。加强常规训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时候我发现,幼儿自控能力缺乏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一种就是“惯性行为”。例如:当幼儿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如果这时想让他们停下来听老师讲话,老师往往要重复多次才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就这样还会有个别幼儿在窃窃私语。所以在日常活动中,良好的常规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要将幼儿的常规训练渗透于每个环节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