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ID:8821215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8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参考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此曲则着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

2、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2005年高考【湖北卷】16题: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请你谈谈“闹”的妙处。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互文    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

3、,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节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

4、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闹”字把春意人格化了,把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把杏花在枝头开放比作很多有生命有感情充满活力的生物在玩耍打闹,从而写出了杏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和情趣,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通感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⑸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5、香浮动月黄昏。⑼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对偶拟人借代设问夸张比喻对偶反问设问对偶拟人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酒欲饮无管弦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比喻、借代、拟人、双关)指出下列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乱红飞过秋千去。烟笼寒水月笼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夸张、借代、互文、比喻)***表达技巧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三枝江三中刘昌春(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用典等1.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

6、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作用: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2.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任何事物。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

7、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3.比拟(拟人、拟物):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