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

ID:8825783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8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_第1页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_第2页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_第3页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_第4页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文钞三编卷一《复明性大师书》:“又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大师在续编卷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中开示:“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

2、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即了。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恼惑业,故难。况时丁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稀少,魔外纵横,正见稍亏,即堕魔羂乎。唯净土特别法门,仗弥陀慈悲誓愿,与自己信愿忆念之力,于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证无生,即下下根人,亦预圣流。其为利益,何可名言。此义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

3、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谓为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三编卷二复张曙蕉居士书八: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

4、。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

5、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续编卷上与张静江居士书(民国二十四年):“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三编卷二《复常逢春居士书七》:“念佛下手,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三编卷四答善熏师问:”无论大声小声默念,总要自己听自己之佛声。默念中亦仍有声,故亦

6、须听。能常听,心自归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文钞续编《大势至菩萨像赞》:如子忆母勤念佛,都摄六根耳听著。若依大士此开示,因心各得契果觉。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则知念佛之法,当都摄六根。都摄六根之前,尤当先摄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听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听,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经亦然。......故知用功之道,端在专摄,不事情想。若无思想,那有邪见。邪见既无,即是正

7、智。”续编卷上复杨炜章居士书:“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