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ID:8830224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_第1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_第2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自主—合作学习理论是依据主动发展和动机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师生交流活动过程。采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正是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如何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和合作学习小组的运用做了初步的探索。一.小组划分为了确保课堂教学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首先应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划分的方法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学习习惯(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和学习心理特点

2、(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自信心)等。把6~8名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特质互补的学习小组,即同组异质。而不同小组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即异组同质。每个学习小组由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协同老师统一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有利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二.教学流程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创设情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和兴趣点,以便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取得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

3、动探究的欲望。要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同时明确这一课题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情景可以是小故事、小资料,可以是演示实验、某一生活现象,也可以是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在联系等。但需要注意:⑴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 ⑵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研究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 ⑶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2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基础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

4、探究”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解、识记层面的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惑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善辩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分配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调控参与,起到帮助促进的作用。而学生要做的事就是进行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组内交流、达成共识。教师分配任务,出示探究材料或问题,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给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要具备以下几点:⑴为学生探究指明方向,即解决什

5、么问题。⑵有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为小组合作探究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此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⑶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通过个体自主探究和小组成员的合作达成目标。3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探究问题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是:提供平台、点拨评价、完善结论。而学生则是:展示交流、质疑释疑、成果共享。可以以一个小组为主,其他小组完善补充;也可以对分解的几个问题分别由不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注意总结以提升问题解决的

6、深度和广度。交流互动过程是一种自我评价与完善过程。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学会分享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4 梳理知识,归纳整合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

7、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重新整合,构建符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做的是:搭建平台、引导归纳、知识整合。学生的活动是:自结、交流互评、共建网络。先是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再是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最后是教师引导组间交流,形成本节的知识体系。因为是学生自己的总结整理,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