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ID:8839520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_第1页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_第2页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_第3页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_第4页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二)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三)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四)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五)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六)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

2、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七)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八)病媒生物: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蚊、蝇、蚤类等。  (九)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十)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十一)实验室感染: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3、 (十二)菌种、毒种:指可能引起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发生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  (十三)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十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十五)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需网络直报的39种传染病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至此,需网络直报的传染

4、病已经有39种了!具体是: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    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

5、布。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丙类

6、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目录我院传染病上报要求一、慢性乙肝严格按照卫生部诊断标准诊断,如只有单纯抗体阳性,或是“小三阳”、“大三阳”,无其它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不用诊断乙肝,也上用报传染病。我院传染病上报要求二、肺结核如只是影像学怀疑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可暂不诊断肺结核,完善检查后,再结合临床与辅助检查判断是否为肺结核。如患者经普通治疗不见好转,考虑肺结核,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报为临床诊断肺结核,并报卡。三、梅毒潜伏期梅毒诊断严格按照卫生部标

7、准执行,但我院目前诊断的辅助检查中有部分项目暂缺,因此存在下例情况不报卡:1、患者仅在输血前九项,或是梅毒抗体中查出阳性,无其它临床表现,无流行病学史,未做其它检查,不用报卡。2、如患者抗体阳性,但无临床表现,无流行病学史,复查滴度阴性,不用报卡。四、其它感染性腹泻如临床诊断为其它感染性腹泻,则需判断是否为院内感染,如为院内感染,在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同时报告院内感染。法定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上报时限传染病分三大类:甲类、乙类、丙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8、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革登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