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

ID:8876403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0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_第1页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_第2页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_第3页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_第4页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摘要郭文韬的《试论夏小正》及其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一篇研究《夏小正》中农业内容的论文。该文中关于《夏小正》经文的语译部分,经核对,有差错和误解的共计30条,有些差错是严重的。文章对其一一提出商榷,指*出正确的语译和依据,并对某些经文的深刻含意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发。该文还用现代农业生态学的观点对《夏小正》经文进行分析,认为《夏小正》具有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思想,其论述言之无物,且概念错误。文章对《夏小正》经文作了统计分析,井以少数民族物候资料为对比、联系农业生产的纵向发展和地域分布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助于对《夏小正》的进一步理解

2、。关键词《夏小正》夏纬锳郭文韬物候《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将古代天文、气象、物候和农事结合叙述的月令式著作。《夏小正》以夏历一年十二个月为序,叙事极其简省,大多是两字、三字为一句。如"剥鳝"、"摄桑"是动宾结构,省去主语;"雉震呴"是主谓结构;"初俊羔"更难分析。四字句如"玄鸟来降"等不多,五字以上的更少。由于叙事简略,古今动植物的名称又多歧义。后世一直感到难以通读。  《夏小正》的语译和评估——与郭文韬先生商榷摘要郭文韬的《试论夏小正》及其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一篇研究《夏小正》中农业内容的论文。该文中关于《夏小正》经文的语译部分,经核对,有差错和误解的共计30条

3、,有些差错是严重的。文章对其一一提出商榷,指*出正确的语译和依据,并对某些经文的深刻含意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发。该文还用现代农业生态学的观点对《夏小正》经文进行分析,认为《夏小正》具有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思想,其论述言之无物,且概念错误。文章对《夏小正》经文作了统计分析,井以少数民族物候资料为对比、联系农业生产的纵向发展和地域分布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助于对《夏小正》的进一步理解。关键词《夏小正》夏纬锳郭文韬物候《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将古代天文、气象、物候和农事结合叙述的月令式著作。《夏小正》以夏历一年十二个月为序,叙事极其简省,大多是两字、三字为一句。如"剥鳝"、"摄桑

4、"是动宾结构,省去主语;"雉震呴"是主谓结构;"初俊羔"更难分析。四字句如"玄鸟来降"等不多,五字以上的更少。由于叙事简略,古今动植物的名称又多歧义。后世一直感到难以通读。《大戴礼记》收有《夏小正传》。传是对经文的(29)十一月物候:"王狩;陈筋革;啬人不从。陨麋角。"首句"王狩",《试论》译作"王者准备冬猎。"译意不错,但还不完整。冬猎是一年一度的盛大举措,要动员大量猎手参加,故可补充为"王者率众投入冬猎"。次句"陈筋革",《试论》译作"开列王者拟收取筋革的数量。"《试论》把"陈"作开列解,"筋革"未译出,"拟收取"和"数量"等都是推测的内容。这里的"陈"应作呈现、显

5、示解;"筋"是制弓的原料,"革"是制兵甲的原料,"筋"、"革"代表弓箭和兵甲,也即武器。冬猎既是一年一度盛大的举措,借此机会显示军事威力,陈列兵器,是一种风尚。第三句"啬人不从",《试论》未译。"啬"即稼穑之穑。"啬人"是负责谷物生产的农官。冬季行猎和显示兵器和啬人无关,"啬人不从"即啬人可以不随同前往。这前三句合起来可译为"王者率众投入冬猎,并陈列兵器,显示威力。农官可不随从。"末句"陨麋角",《试论》未译,却出现在十二月,译作"当有除旧布新之意。"这是据夏纬锳的校释,不是语译,也不宜放在十二月里。理由如下:"陨麋角"是羌、藏等民族语言的词序,主语后置,汉语词序要作"

6、麋角陨"(先秦文献里,少数民族语言的词序常与汉语词序混存,尚未完全退出汉语词序)。"陨"有坠落义,麋角陨,即麋角脱落了。元代王祯所绘的"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图"中,冬至项下作"麋角解"即是其证[4]。《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在十一月和十二月都出现"陨麋角",历来的注家虽然注意到了,却不敢改动,甚至曲解说十一月和十二月都有"陨麋角"现象,故采取两者并存的办法,以示慎重。夏纬锳的《校释》对此作了辨析,认为只能出现一次,并且应该出现在十二月,故夏氏的《校释》删去十一月的"陨麋角",保留在十二月中。夏氏这一判断有误。其实这个问题在宋代傅崧卿的《夏小正戴氏传》中已有正确的认识。傅

7、氏指出:"《月令·仲冬》:'陨麋角'与《小正》十一月记'陨麋角'合。十二月又记之,盖衍文。戴氏因误为之传,失之矣。"[5]查《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陨麋角。"这里的"日短至",即冬至。这个时间定位很重要,与"陨麋角"联系起来,是古人对物候和天象相配的一种思考方式,因为冬至以后,日照逐渐延长了。麋鹿只产于中国,而中国自然界的麋鹿早已消失,经过抢救,才饲养在保护区和动物园里。根据现代对麋鹿保护区的观察,证明雄麋角的确是在冬季脱落,而梅花鹿、马鹿等则在夏季脱角。王祯的"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图"夏至项下亦有"麋角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