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备课笔记

“找次品”备课笔记

ID:887681

大小:34.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9-24

“找次品”备课笔记_第1页
“找次品”备课笔记_第2页
“找次品”备课笔记_第3页
“找次品”备课笔记_第4页
“找次品”备课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次品”备课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1】操作感悟建模――“找次品”教学案例及反思浙江 祝林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体目标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二、教材解读1、什么是“找次品”?2、怎样用天平“找次品”?3、怎样解读教材中的“找次品”?三、学情分析1、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脱节;2、学生的数学素养跟不上;3、“以已代生”式的教学四、教学实践1、孕伏分三份从5瓶中找一个较轻的次品,学生

2、得出分5份和3份两种方法后,引导思考:同样是用2次,可是分的方法却不同。想一想,用天平要尽快、保证找出次品,每次淘汰的数量越多越好呢?还是越少越好?2、明晰分三份从6瓶中找一个较轻的次品,学生得出分6份、2份和3份三种方法后,重点比较:分2份与3份的不同。3、明确三等份教学例2:同样都是分成3份,可是找的次数却不一样,你发现什么?《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4.3P10-13【案例2】“找次品”能否先分成二份浙江 李伟锦一、内容介绍1、基本类型“若干个从外表看完全相同的物品,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

3、,次品比合格品生(或轻)一些。现使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最少用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2、最优策略一是每次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二是尽可能分得平均,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二、教学实践1、8个物品中找次品,能否先分成二份来次品?2、哪些偶数个物品中找次品,能先分成二份来找次品?请学生猜想:是否除了8以外,像2、4、6、10这些偶数个物品中找次品,能分成相同的二份来找次品?(同桌合作验证猜想)12-26个呢3、找规律:怎样的偶数个物品中能先分成2份来找次品?2、4、6、10-

4、18、28-54、82-162个两种方法次数相同,但8、20-26、56-80、164-242个二分法比三分法多1次。三、分析与反思1、朴素思考,为提出“先分成二份找次品”创造机会。没有学习过“找次品”这一知识的任何一个人,给你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让你从8个外表相同的物品中找出一个因质量而与众不同的次品,相信第一感觉就是在天平两边同时放相同个数(1至4个)的物品来找次品。其原因是天平左右两边各有托盘而引起的“先分成二份”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就是最朴素的思考。教材提供的“三份法”找次品的规律是通过

5、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2、深挖教材,为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搭建平台。《中小学数学》2013.1-2P28-30【案例3】“找次品”教学设计浙江 施劲松一、活动1:3瓶口香糖,其中1瓶吃了两颗(次品)把这瓶找出来。1、天平原理2、为什么第3瓶不用称也能找出次品?二、活动2:5瓶中有1瓶“次品”,怎么找?1、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也可以借助学具操作。2、展示汇报,体会“至少”“保证找出次品”的含义。三、活动3:9瓶中有1瓶“次品”,怎么找?(填表)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阶段先独自找一找,然后组内交流方法,并填

6、表。2、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形成表格。四、活动4: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1、观察发现,交流想法。2、练习运用:在12瓶、15瓶中找次品的方法,有没有比“平均分成3份”更好的方法?五、活动5:从8、10、11瓶中找出1瓶次品1、从8瓶中找次品思考:不能平均分的怎么分呢?教师小结方法2、练习(1)10瓶中找次品。(2)有11瓶水,其中10瓶质量相等,另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3)有3袋白糖,其中两袋每袋500克,另1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

7、重还是轻,你能用天平找出来吗?2008.2【案例4】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以“找次品”教学为例北京 华应龙【课前慎思】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第一,目标太多;第二,心太急;第三,不甚明了。二、这节有难度,难度在哪里?难在理解题意?难以图示表达?难在逻辑推理?三、需要推敲的是什么?我思考操作的价值――这节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吗?需要实物天平吗?需要模拟天平吗?磁珠、数学卡片、扑克牌都是很好的学具,还有没有可能存在更好的学具?我思考待测物品的数量――要积累“找次品”的活动经验,一定要多次“找次品”。那

8、么,待测物品的数量该以怎样的次序出现?例2“8个零件中有1个是次品”,编者是怎么思考的?我思考教学目标――1、会“一分为三”地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2、会用“如果……那么……”“接下来从……中找”数学地思维。3、发展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魅力。【课堂实录】一、尝试错误,理解题意1、出示微软公司招聘题。2、尝试解答,交流互动。3、明确原理,理解题意。二、以退为进,寻找策略1、从2个球中找:明确“程序”2、从3个球中找:强调“可能”3、回头一看:突出“推断”为什么3个球还是称1次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