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

ID:888527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_第1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_第2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_第3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_第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671-5918(2015)10-005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5  [本刊]http://.hbx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的重要思想,高度凝聚并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以及基本内涵。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和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密切联系,同时也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目前很多大学

2、生的思想品德良好,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导致很多大学生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很多大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社会责任感缺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为此,现代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对其的认同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引导力以及感召力。  一、从学校方面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

3、核心价值观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各大高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此,现代高校应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们传输一些前沿理论知识,使大学生不断接受先进的理论思想。同时,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4、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了解、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外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以及实践,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校内社团活动,平时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在寒暑假期游览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使大学生有效统一行、意、情、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鉴别真善美,明辨假丑恶。  (二)构建

5、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具有育人功能以及引领功能,为了有效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结合。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建立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同时,学校应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宣传,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网络以及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氛围,陶冶大学

6、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打造“新媒体”育人环境  高校仅仅通过课堂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其中新媒体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资源。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站、学校官方微博、校园贴吧、学校论坛等,并且也有自己的校刊校报。学校可以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校内信息网络,覆盖学校食堂、班级等公共场所,然后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广大师生普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理论

7、和知识。  二、从家庭方面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家长应重视大学生的身心教育  家庭环境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思想以及行为对孩子的思想品行也会有所影响。实际上,每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效会对于家庭的兴旺有直接联系,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团结以及稳定。因此,家长应从小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坚强、不断拼搏的意志。家长平时应悉心照顾孩子的

8、日常生活起居,督促孩子养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好习惯。团结。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一味的溺爱,过度保护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勇敢地去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成独立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心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