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ID:888938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_第3页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_第4页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摘要音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语言语音系统的基本要素,对汉语和藏语中具体音位的研究能够揭示汉藏语语音系统的结构特点,同时也能为今后汉藏语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2500字和现代藏语拉萨话5190字两个字音库内的音位系统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以封闭空间和大型平衡语料库为基本范围,基于语言学、音位学和统计学基础理论,对汉语和藏语字音库内的不同类型音位的分布模式、音位的结构、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音位的组合能力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即从声母音位、韵母音位和声

2、调音位在不同语料使用范围内的频次统计上研究音位结构的分布模式和特点,从声母类型和韵母类型的组合权重上研究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上研究汉语和藏语各自的音位结构特点,探索汉藏语言音位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通过对比汉语和藏语音位系统的结构和音位组合能力的特点,可以发现汉语和藏语在音位系统中音位结构的分布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总体的频次分布上,汉语和藏语在封闭空间内各音位频次的分布较之其在大型平衡语料库中的分布都很均衡,可见封闭空间系统内汉藏语各音位的分布比较稳定。声母上,汉语和藏语不同发音部位声母

3、音位一致表现为发音部位越靠前的声母其组合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发音方法上表现为气流较强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在声母音位上占绝对的数量优势,且频度较高,组合能力强。韵母上,汉语和藏语的韵母结构类型对应相似,辅音尾韵母均表现出突出的频次分布和组合的活跃度。声调上,汉语和藏语拉萨话的若干声调的频度分布均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汉语和藏语音位系统内各类音位组合能力的大小与其音位自身的数量和频次值的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反映了汉语常用字音位系统中和藏语拉萨话音位系统中各类音位的结构和分布模式,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组合

4、能力,为汉藏语音系结构与汉藏语的音位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同时也为整个汉藏语系语言的发展与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汉语,藏语,音位分布,组合能力第1章绪论1.1研究项目本论文所涉及的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与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先后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0&ZD125)”和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的计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ycx12019)的资助。1.2音位

5、学音位是语言中语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言的照辨义功能对音素所进行的归类[1][2]。音位学(phonemics)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对现有语言语音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及对语言语音历史演变的研究两个部分。而音位学在研究范围上又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研究范围上的音位学是指对语言系统中不同音位的归纳划分、音位的语音特征和发音区别,以及语音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注重的是语言音位社会属性上的研究;而狭义研究范围上的音位学指的是对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位分布模

6、式、音位的组合方式、以及音位演化的研究,所注重的是语言音位结构特征的研究。1.2语言音位的研究背景及现状中国对语言语音及音位的研究最早集中在音韵学[3]。公元601年,隋朝的陆法言根据当时语音系统所编著整理出的《切韵》是中国研究汉语语音音位系统的最早著作。《切韵》的编著是根据当时的汉语音位系统的发音情况,将汉语语音系统归纳为韵部和声调,并以韵目为纲,将韵母划分为193韵,同时将各韵又按声调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每个字以反切法进行注音,对每字均做释义说明。全书的193韵,有54韵分配到

7、平声,上声分配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四声的平、上、去、入各韵均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有序排列。《切韵》是历史上最早对汉语的语音系统做出全面归纳和分析的语言学专著之一[4]。但由于保存不善,只存残卷,而宋代重修的《广韵》基本上恢复了它的原貌,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和丰富。同时,在宋代,出现了对语音系统发音进行更为完善描述的韵图类的著作,即韵图是按照韵母的不同进行分类,将每图分列为声母和声调,使得语音系统更为清晰明了。同时根据声母音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把汉语中的声母划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

8、音(发音部位的角度)和清音、浊音、次清音、次浊音(发音方法的角度)等[5],根据舌位和唇形的变化把韵母音位分为四等韵和四呼,从多角度对汉语的音位系统进行归类和划分,奠定了汉语语音系统音位结构分布研究的基础。随着音位学和音位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对语言音位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音位理论形成之后,对语言的进行研究的调查方法和语言实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汉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