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

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

ID:8917612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2

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_第1页
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_第2页
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宋和辽、西夏的建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8: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教材来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华书局版2013年版内容来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者;李莉娜目标确定依据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1、知道辽、宋、西夏等政权的 并立。2、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教材分析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北宋的建立2、契丹的兴起与辽宋和战3、北宋和西夏的关系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1世纪中叶北宋和西夏和议,大约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

2、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北宋和辽、西夏并立的史实;第二个阶段: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唐朝统治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目标1.牢记北宋和辽、西夏并立的史实,提高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民族之间的战

3、与和,学会辩证以及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评价任务1、自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认识辽宋夏的发展及和战。2、能熟练识记历史形势图,并简要叙述辽宋夏的民族关系。教学过程导入:《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根据我国历史上辽、西夏、宋等政权并立的时代背景创作的武侠小说。那么历史上辽、西夏、宋等这些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呢?他们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学习新课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本课内容作了一些调整,重新进行组合和拓展。以民族关系为主线,首先明确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确立,再探讨它们与宋朝的关系,从而

4、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问题探究一:北宋、辽与西夏的并立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预习案,对各个政权的建立已基本明确。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融合)2、通过多媒体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使学生明确三个民族政权的建立、所处的位置,说明当时多个政权同时存在,宋朝没有完成国家统一,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权并存局面一目了然,从而为学习下面的民族关系奠定基础。3、、关于几个政权的并立局面,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多媒体演示,而是要求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大概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不足,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5、问题探究二:辽、宋、西夏的战和此目内容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宋朝与少数政权的战和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分析认识到,两宋与当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用兵后,进行议和,签订了不同的和约,但共同点都是宋向对方交纳岁币2、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我可以适时的进行引导,从盟约订立的背景、内容作用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历史现象和历史作用结合起来,进行辨证分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

6、积极的一面:双方结束了战争,出现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通过这个问题,举一反三,分析宋夏、宋金和议同样可用这种方法,得出类似的结论。3、拓展延伸:两宋时期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可适当联系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初步形成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老师归纳概括: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各民族有战有和,但和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只有和平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社会才能进步。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小结

7、:通过歌谣的形式进行小结,教师多媒体总结展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