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

ID:8961924

大小:1.8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3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_第1页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_第2页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_第3页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_第4页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地理习题集-示范性金考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某地一天中,在不同的高度的气温变化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和高度范围为(  )A.5~8点间,逆温现象一定在1000米以下B.13~24点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C.5~8点间,1000米以下有逆温现象,1000~2000米也有可能发生逆温现象D.5~8点之外,一定没有逆温现象发生解析:图示分析如下图所示:答案:C2.导致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低B.冷空气到达,被冷锋系统

2、控制C.暖低压控制D.夜晚冷空气下沉到谷底,较暖空气被抬升解析:暖低压控制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明显,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旺盛,不会出现逆温。答案:C3.《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蕴含的地理原理对应下图中(  )解析:三峡地区湿度大,燃木灰烬温度较高,放置在峡谷中时,会给峡谷中空气加热,由于气温的地区差异,会产生对流运动,成云致雨。A、B、C、D四图分别表示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和锋面雨。故A为正确选项。答案:A[2014·山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下图示意阿根

3、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4~5题。4.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解析: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方等温线向高值凸起,该河流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答案:C5.下面四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P地温度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答案:C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

4、市热岛效应现象。图一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图二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一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D.最强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解析:由图可知,晴天比阴天热岛效应显著;但在12:00-13:00点时段,阴天的热岛效应强于晴天;由此可知,热岛效应与天气状况有关;热岛效应最强时刻为早晨和傍晚,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答案:D7.图二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绿地面

5、积B.建筑物面积C.工业化程度D.人口数量解析:绿地面积越大,热岛效应越弱,故图二中横坐标不可能表示绿地面积;建筑物面积、工业化程度、人口数量都会使城市热量增多,故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答案:A下图为某城市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三圈环流B.季风环流C.热力环流D.反气旋解析:由图可知,高空风由城区吹向郊区,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区,故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城市热力环流。答案:C9.a、b、c、d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a    B.b   C.c   D.d解析:钢铁厂会对大气

6、造成污染,故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根据风频图可知,a处最适宜。答案:A下图在北半球5000米的等高面上,图中等值线是该等高面与对应近地面的垂直气压差值线(只考虑温度因素),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读图完成10~11题。10.F点空气运动方向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北风D.南风解析:该题根据题干,判定该平面是北半球5000米等高面,近地面视为没有高差的平地,造成垂直气压差异的原因只考虑热力原因。把图示转化为下图:在5000米高空甲是高压,且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所以应该是吹北风。答案: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对应近地面

7、此刻是阴雨天气B.甲的温度比乙要高C.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D.乙对应近地面可能是冬季海洋解析:乙对应近地面是冷却下沉,故天气晴朗;甲对应近地面是热源,温度高于乙地对应近地面,只考虑温度因素,升高相同的高度,降温一样,故甲的温度比乙要高;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应该是上升运动;乙对应近地面冬季如果是海洋,则为热源,空气上升形成应该是低压。答案:B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2~13题。12.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月份,①地水平气压差

8、异小于②地,气压梯度力①地也小于②地,故①地的平均风力小于②地的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